本书收录论文23篇,分为三篇:中华文化的国际认同与传播(上篇)、中华文化“走出去”与海外统一战线工作(中篇)、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浙江优势及浙江模式(下篇)。
本书系统阐述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的基本立场、方法原则、历史演化和理论贡献。对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市民社会,异化劳动,群众史观,实践立场,分工、交往与社会发展,阶级斗争与共产主义运动,人的解放,国家与社会治理,社会矛盾运动与发展道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重要理论做了深入评析,对马克思恩格斯晚年论述的人类学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做了深入考察和充分阐释。
本书从当代正义理论语境和国外马克思主义图中的正义向度和视域,揭示和开启马克思主义正义主题。在此基础上到马克思的思想,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和资本逻辑批判,进而揭示和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正义理论向度及其基本体构和原则。
本书梳理了马克思的时代分析方法,论证人类社会的发展将依次经历三个大的社会形态,由此形成三大历史时代,即前现代社会、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本书运用这个时代分析方法,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历史时代的社会主义;而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后现代社会历史时代的社会主义,二者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但有着时代的区别。
本书展示了中外学者近十年从事跨文化研究的选题、目标、问题、范围和方法,突显出“全球治理、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这一关注点,讨论了这些学术问题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关系,并提供了一批有分量的学术成果。
本书深入领会马克思宗教批判的精神实质,揭示无神论的深刻内涵,从马克思批判宗教的高度来分析今天宗教复兴的原因以及其中内涵的人类在现时代呈现出的真正的精神需求,积极应对宗教的回潮。
本书是在作者讲授的“民间审美文化”课程的基础上整理出来的书稿。作者提出,讨论民间审美问题,除了要撇开业已固化的“文人心态”和人们较为熟知的文人审美的模式,还必须在学理上进行“空间性”转移,进入到民间审美文化的生产和传播场域。
本书是法国历史学家、游牧民族历史文献专家勒内·格鲁塞创作的一部中亚通史著作。书中将活跃于欧亚草原的匈奴、鲜卑、突厥、蒙古等民族历史按草原帝国进行研究。从上古匈奴人开始,以成吉思汗时期为重点,描述了新石器时代到清朝吞并喀什噶尔、新疆被纳入中国版图为止这片欧亚大草原上无数征服者的历史,描绘了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互动的历史画卷。
本书致力于以马克思文本解读为中心,努力把握马克思自身思想的历史和逻辑线索,将其归结为法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形而上学“三大批判”,以此阐释马克思政治哲学理论体系。本书在相关问题上尽可能地建构马克思与其他人的对话关系,并且在若干问题上尽可能地实现理论形态转换。
本书以大量的原始文献资料尤其是鲍威尔本人的著述为基础,详细追溯了马克思和鲍威尔关于“犹太人问题”论争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他们的思想发展历程,具体复原了马克思与鲍威尔论战的真实情境和三次交锋的具体过程,细致梳理和展示了双方各自的思想、分歧和争论焦点,并力求给予公允、客观的评价。
本书系统地考察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问题的论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思想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本书奠定了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解基础,对于正在进行的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建设实践具有根本指导意义。
本书是国内学者近年来研究劳动价值论问题的力作。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在国内几乎一直没有间断过。全书共八章,包括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和价值量的决定、劳动价值论与资本主义经济中的非均衡和不确定性:对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概念的在阐释等。
本书把1848-1852年间马克思、恩格斯所创作的全部政治文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详尽地考察,在此基础上更精确地探究了他们当年在纷纭的理论和实践纠葛中对一系列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全面揭示了这一阶段他们关于“革命”的思想、观点和思路的内在逻辑及其演变过程,真实地再现了他们在处理理论与实践关系时所遭逢的困难及其所取得的进展。
本书作者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献的阅读整理,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法律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法律思想进行体系化的解读,包括马克思恩格斯法哲学思想、法社会学思想、批判主义法学思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