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兴衰之间:中国近代私立大学生长机制研究;民办高校何以陷入困境:关于我国民办高校俣法性的个案研究;中国民办高校招生:制度约束下的动作机制研究等。
本书收录了作者自2016年以来发表的有关“民族话语”的主题论文,分析了现行的“民族”理论和话语体系,提出中华文明传统具有非无神论的世俗性,这是中华文明与当代其他主要文明体系之间的主要区别,由此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社会伦理和群体认同结构。同时试图说明西方的“民族主义”理念为什么不可能产生于中国的土壤,以及西方“民族”概念引入中国后造成的话语困境。
《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一书,收录了2007年第四届北京论坛“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存”分论坛上的22篇论文。这些由国内外著名学者提交的论文涉及民族/族群研究和宗教研究的各个重要领域,介绍了国际学术界和中国学者在民族/族群研究和宗教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对一些人们普遍关心的核心议题开展了深入的讨论。
本书汇集了围绕1939年这一议题发表的重要论文以及对当年那场争论进行回顾的文章,希望读者能够了解当年那场大争论的原貌并思考应如何理解今天中国的民族问题。在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39年,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益世报·边疆周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华民族是一个》的文章,后引发了关于“中华民族”定义的激烈争论。
这本文集收录了近年来作者陆续完成的相关论文、谈话录和短评,主要内容包括:旗帜不变,稳住阵脚,调整思路,务实改革——对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解读;民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政权建设与民族关系等。
本书系统梳理了族群关系、人口迁移两大领域的研究文献,介绍了研究理论框架、分析模型和方法设计以及内蒙古赤峰地区的人口迁移史,并在问卷调查数据基础上检验了分析模型,对蒙汉居民的经济活动、迁移经历、收入与消费、语言使用、居住格局、社会交往、族际通婚等分专题进行讨论。在我国边疆多民族地区开展的这次大规模抽样户访问卷调查,是社会学者对我国族群关系开展实证性研究的一次尝试。
在完成了1985年调查后,作者持续多次在内蒙古赤峰地区组织了不同研究专题的社会调查,包括1987年翁牛特旗6个建制镇1300户居民的问卷调查,1989年翁牛特旗三爷府村的搬半农半牧、蒙汉混居社区调查等。以上这些调查活动在行动体制方面涵盖了县、建制镇、乡(苏木)和行政村,研究专题方面涵盖了各级机构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乡镇企业发展、农牧户经济活动与生活家计等。
本书另辟蹊径,以民国历史为考察的入手点,重点关注宏观历史下的社会变迁与其中微观层面的群体或个人行动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索历史事件与历史趋势的社会学意义。
本书是马戎教授关于中国民族关系现状与发展前景的论文精选,有些涉及基础性的民族理论,有些是他在西部地区实地调查时观察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体现了著名社会学人类学学者面对现实、重视国情、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理论结合实际的优良学风。19篇文章独自成文,却又相互映衬,对民族问题理论研究和实践不乏指导意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族群观”与先秦文献“族”字使用浅析;“中华民族”的凝聚核心与“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民国时期的少数民族精英:理解中国从“天下帝国”到“民族国家”进程的钥匙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的症结与出路等。
本书共十八章,内容包括:导言;关于“民族”和“族群”的定义;族群意识;理解中国族群关系的理论框架;族群关系的社会目标;如何衡量与分析现实社会中的族群关系;族群集团之间的结构性差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