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出版社:
本书为梁漱溟先生的代表作,全面介绍了印度哲学各宗的思想及其与佛教的关系,开启了学院派研究的先河,是中国现代印度哲学研究的典范之作。主要内容包括:印度各宗概略、本体论、认识论、世间论等。
本书分为人生的三路向、宗教之真、道德之真、追求人生的真义四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生活的说明;人生三种问题;人生的三路向等。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内容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文化观、历史观和伦理学思想五个部分。书中主要探讨了印度、中国、欧洲文化三者之间的本质差异与人类未来文化的方向等问题。
本书把人的生存状况及其内在心理构成作为分析的切入点,从求真性心灵哲学和价值性心灵哲学两个方面探讨了中外哲学史上在“体”和“用”上研究人类心灵问题的积极成果,并从心灵哲学的角度对人生哲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如幸福、人生价值、境界、理想人格等做出了新的回答,力图重构人们的价值观、幸福观与解脱论,颇具开创价值。
本书是梁漱溟探寻中国文化总根源的论著,从集团生活的角度对比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进而提出了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社会的重要论断,指出以伦理组织社会进而建设中国社会的出路。
本书借助梁漱溟、冯友兰、梁启超等八位大师的智慧,为您剖析“阳明心学”的精神内涵。选取八位大师论述“阳明心学”的精华部分编辑成册,带领读者一起追根溯源,探讨心学内核,以廓清后对阳明心学之误解,发扬其内在价值。
本书是梁漱溟先生对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历届(1932-1936)研究部同学,在朝会时讲话的部分笔录所集成。主要内容包括:朝会的来历及其意义、忏悔——自新、吾人的自觉力、言志、发心与立志等。
本书分为抗日战争时期之前、抗日战争时期及胜利后两编,主要内容包括:回顾家世与生平并试做检讨、辛亥革命前后我的活动与见闻、民国初年的见闻杂记、有关民国初年政史的见闻纪实、沈钧儒先生与政学会等。
本书是梁漱溟先生现存全部日记的汇编,起自1932年,终于1981年,前后50余年,内容以记述个人经历、剖析个人所见所思所想为主。此为首次单独完成出版,是研究梁漱溟及了解20世纪中国政治与社会的重要史料。
梁漱溟先生晚年撰写的重要著作,从人生问题入手,对东方学术中的儒家、道家、佛家三家学术的特点及其与西方学术不同之处深入阐发,力求简明切当。增订本增加了早年撰写的有关文字,以及访谈、书信中有关儒释两家见解的文字,内容更为充实。
本书是梁漱溟先生关于印度哲学系统思考的呈现,1919年12月由商务印书馆初版发行,1922年三版时有增删。是书分“第一篇 印度各宗概略”“第二篇 本体论”“第三篇 认识论”“第四篇 世间论”四部分,以哲学问题为线索,全面系统介绍了印度各宗派哲学思想。
本书收录的随笔作品有:心理的调整;择业;谈合作;三种人生态度——逐求、厌离、郑重;一个人的生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