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虐杀史》是张宪文教授主编的《南京大屠杀史》的日文版。张宪文教授等一批历史学家,十多年来访问英、美、法、德、意、俄、日等国家,深入各国档案馆、图书馆,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汉文及域外文字原始文献和口述史料的基础上,经过潜心研究,撰写了南京大屠杀史,对日军在南京的屠杀暴行、性暴行、城市破坏及劫掠暴行,进行了全方位研究,厘清了南京沦陷时日军对国民政府首都的军事、经济和社会控制的史实,展示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保护和救援难民的人道主义善举,再现了中外媒体和国际社会对日军暴行的反应,披露了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判决,揭示了历史的真相,有力地驳斥了日本右翼否定南京大屠杀史实的谬论。
本刊主要刊载关于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相关史实与理论的研究文章,力争成为海内外民国史研究的窗口与园地。在求实的基础上鼓励创新是本刊的一贯旨趣;文风朴实、论从史出、观点新颖、逻辑严密、引文准确、注释规范是本刊对来稿的基本要求。 本辑的“抗日战争专题”“经济史专题”“民国文化与政治”“问题考辨”等栏目较有特色,相关论文堪供学术界参考,其他文章亦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本书主体内容由学术小传、代表性学术成果和作者学术年谱三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包括:泰山之子、入读南大、初出茅庐、学术研究新起点、主办学术会议、出国访问、访问台、港、澳、大屠杀研究等。
本书分为“本刊特稿”“民国人物”“民国边政”“专论”“学术综述”等栏目。内容包括侍从室与国民政府的情报工作、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对民众信仰态度探析、孙中山关于政权建设的构想——兼论国民党政权实施之歧异等。
本书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包括:民国初期教育的变革与发展;20世纪20年代教育的多元探索;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对教育事业的推动;抗战前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站时中国教育的坚持发展等。
本书共分为九章,主要内容包括:战前十年的国民政府体制及其运作;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中国战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国战场;抗战时期的中国国民党;政府机构的调整;军事体制;战时财政等。
本书共分为三章,主要内容包括:思想史研究的反省和认识视野;观念传播与思想竞争;“自由主义”与现代中国。
本书加上绪论共分为六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国民政府经济建设(1927-1937年)概览;农业现代化的探索;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工业;财税的整顿与改革;现代化金融体制的建立;结论。
本书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包括:革命的再起;联俄与容共;国民政府的成立;革命阵营内部的争斗;有主义的新军队与北伐;国民革命的顿挫;二次北伐。
本书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战后中国的重塑;战后对日本的处置与苏联问题;国共战略与全面内战的展开;国共激战与国军全面撤退;战后社会与经济;中共走向执政与国民党的再造。
本书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和香港的华人社会;民初香港与内地政局之互动;抗战时期的香港与内地;香港主权问题之交涉;战后的香港与内地;香港经济发展及内地之联系。
本书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包括:日本殖民体制下的台湾;国民政府接收台湾的准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的复员与接收;“二二八”事件与台湾省政府的成立。
本册书主要研究1937-1945年之间两个大区域——大后方和沦陷区的经济社会生活,以国民政府西迁及稍后的汪伪政府的成立为标志,当时的中国呈现出了两种状态。作者用大量资料表明,在抗战期间,无论沦陷区、国统区还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其经济都受极大的影响,且民众的生活也都非常艰苦。
本书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包括:五院制国民政府的建立;南京国民政府的执政环境与演变;重庆时期的国民政府;战后的国民政府;国民政府时期的中美关系。
本书以时间为序,梳理了民国时期城市变迁的基本历程、特征与历史经验,力求以世界经济发展与民国时期社会演进的视野来总结民国时期城市变动、发展的特有规律。全书共分为十章,主要内容包括:是捷径一体化冲击下的近代中国城市变动;东南沿海城市的开埠与租界;新式交通枢纽与东中部现代城市成长等。
民国时期的乡村变迁问题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本书在参考并引用大量历史档案文献的基础上,分章节对省制与地方政治的关系、乡村政治改革试验、乡村经济、乡村教育、乡村文化、人口与环境等方面进行了严谨细致的研究,客观真实地梳理了这段乡村变迁史。
本书共分为十一章,主要内容包括:近代中国沿海沿江地区的变革;从省港澳观察晚晴革命运动的兴起;晚晴的革命团队及其分布;清季革命党人的活动;武昌起义前各省的活动;武昌起义及各省的独立等。
本书为“中华民国专题史”的第三册,主要研究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政治与外交,包括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演变,也包括当时的外交状况,以及两者之间互为影响的复杂关系,并涉及当时纷繁变幻的文化、学术生态,以及中国社会在文化、教育、思想等方面的进步。
本书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华侨与维新改良运动;华侨与辛亥革命、民国肇建;华侨与讨袁护法;华侨与国民革命;华侨与抗日战争;华侨与中国的文化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