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欢迎访问首都图书馆! 帮助中心 您的建议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检索
| 纸书荐购 | 收藏
水稻分子生态栽培学 论述了水稻栽培研究的最新成果

作者:

出版社: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2
ISBN:978-7-5335-5250-3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作物分子生态特性及基本原理、水稻对UV-B辐射增强响应的分子生态特性及栽培调控策略、水稻对重金属元素镉累积的遗传生态特性及栽培调控策略等。

有机谷物:高效栽培技术宝典 有机谷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0
ISBN:978-7-122-19934-8

本书详细介绍了有机谷物的现状、意义及发展前景等,帮助人们充分认识、了解有机谷物等。

作者:

王法宏等编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9
ISBN:978-7-122-20800-2

本书介绍了小麦的生物学特征、生长发育及其对外界环境的要求,介绍了我国小麦生产现状及供需状况,着重介绍了生产上推广应用的主要小麦品种及相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了当前小麦生产中的主要限制因素,对主要小麦病虫草害及其防治技术也进行了介绍。

玉米优质高产栽培一本通 全面解读玉米高效生产技术,从新手到能手读这本书就够

作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2
ISBN:978-7-122-21893-3

本书从玉米种植区划、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征、生长发育与环境各因素的关系等方面针对性地讲述了玉米生产过程中种植、灌溉、施肥等环节需注意的问题,同时结合生产实际对专用型玉米品种的栽培和利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玉米的病、虫、草害防治又分别加以阐述。

黑粮食高产高效栽培与病虫害防治 黑色粮食生产技术一本通

作者:

满昌伟等编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2
ISBN:978-7-122-25409-2

本书简明、实用地介绍了黑小麦、黑玉米、黒水稻、黑地瓜、黑马铃薯等七种典型黑色粮食作物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内容,从黑粮食的特征特性、黑粮食对栽培环境的要求、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对七种黑色粮食作物做了简洁明了的介绍。

作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1
ISBN:978-7-122-37525-4

本书采用问答的形式,详细介绍了水稻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播种育苗技术、田间管理技术、主要病虫草害全程监控技术以及减灾技术等内容。针对农民在水稻生产中遇到的163个实际问题,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与技术要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在栽培技术上突出主流技术,并介绍新技术;在问题解析上,突出主要的问题及近几年来出现的新问题;在病虫害全程监控技术上,突出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书中附有100多张高清原色彩图,便于指导实际生产操作。

玉米优质高产问答 一本全面、实用的玉米栽培技术手册!

作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1
ISBN:978-7-122-37337-3

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采用问答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当前玉米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播种育苗技术、田间管理技术、主要病虫草害全程监控技术以及气象灾害减灾技术等内容。本书以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基础,把理论知识融于疑难解答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栽培技术上突出主流技术,并介绍新技术;在问题解析上,突出主要的问题及近几年来出现的新问题;在病虫害全程监控技术上,突出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书中附有多张高清原色彩图,便于指导实际生产操作。

作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1
ISBN:978-7-122-37279-6

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采用问答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当前小麦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播种育苗技术、田间管理技术、主要病虫草害全程监控技术以及气象灾害减灾技术等内容。本书以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基础,把理论知识融于疑难解答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书中附有多张高清原色彩图,便于指导实际生产操作。

作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2
ISBN:978-7-122-37621-3

本书结合国内外干燥机供热设备的发展概况、多元化燃料的种类和特性,系统地分析谷物干燥用供热、换热、清洁除尘和余热回收等新技术。重点探讨寒区换热器和燃烧炉等典型设备的热能特性与运行规律,以典型常用粮食干燥换热器为例,结合研究团队研制干燥机配套供热设备的实际应用,给出列管式和旋板式供热设备的设计过程,着重研究分析了列管换热器与气相旋转换热器的传热理论与换热效率。针对近年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迫切要求,开发应用了多种秸秆成型燃烧热风炉,配合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原汤化原食”的新型供热模式,实现谷物节能干燥的规模化生产。同时对太阳能和热泵供热系统的特性及装备机型进行研究,系统地阐述谷物干燥清洁节能供热技术与装备的应用情况。

作者:

殷延勃主编

出版社:

阳光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6
ISBN:978-7-5525-5291-1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水稻生产基础知识、水稻生长发育基础知识、水稻保墒精量旱直播栽培技术、水稻直播生产机械化技术等。

作者:

出版社: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6
ISBN:978-7-5390-7313-2

本书以水稻为研究对象,研究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叶片几何形态参数信息、颜色信息、SPAD值和氮素营养等生理生态信息的获取与建模方法。提出了基于B样条逼近水稻叶片叶脉走势曲线的叶长测量方法,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叶面积预测模型。提出了基于RGB和HIS色彩空间的水稻SPVD值的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模型。

作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1
ISBN:978-7-5713-0572-7

本书结合了作者多年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经验,主要从荞麦品种、荞麦栽培、荞麦病虫害防治、荞麦产品加工等几个方面对荞麦生产和加工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解答,希望为广大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广大农民朋友以及相关科研和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1
ISBN:978-7-5537-5831-2

本书结合了作者多年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经验,对玉米种植现状、发展思路、如何种植优质绿色甜糯玉米进行了总结概括,对目前生产中所用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均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出版社: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1
ISBN:978-7-5706-0842-3

本书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了湖北省虾稻综合种养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第二章描述了虾稻田的工程改造技术;第三章推荐了虾稻共作常见模式与技术要求;第四章阐述了虾和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第五章列举了一些生产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案例。

作者:

侯贤清等著

出版社:

阳光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2
ISBN:978-7-5525-5088-7

本书稿是依托国家及自治区科技项目,在宁夏南部旱作土壤耕作方面多年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研究工作的系统性和阶段性总结。内容包括:国内外土壤轮耕模式与生态效应研究进展、轮耕对土壤结构及入渗特性的影响、轮耕模式下土壤水分效应及蓄水保墒效果、轮耕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轮耕对冬小麦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及小麦生长的影响、轮耕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等方面。

作者:

出版社: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2
ISBN:978-7-5686-0422-2

本书主要开展3项研究。一是选取太湖流域水稻品种资源对种子活力和幼苗耐缺氧能力进行遗传变异研究。二是利用一个籼粳交BIL群体和一个粳粳交RIL群体对种子活力和幼苗耐缺氧能力进行QTL分析。三是利用水稻核心种质构成的自然群体对种子活力和幼苗耐缺氧能力进行关联作图分析。全书旨在发掘种子活力和幼苗耐缺氧能力优异等位变异及其载体材料,为培育适宜水稻直播的品种提供理论基础和资源材料。

作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2
ISBN:978-7-5713-0493-5

本书分为六部分,具体内容以问答形式简要介绍了有关大麦苗的基本知识、高产优质栽培、生产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气象灾害及预防、大麦苗加工等。

作者:

出版社:

沈阳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1
ISBN:978-7-5441-9928-5

本书分为稻的由来、稻之发展、稻之基因、人与稻、稻与环境、稻与世界等六章,从生命进化、生态平衡、人与植物、人与自然的高度向人们展示中国人的人与稻的辉煌历史。

作者:

出版社: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6
ISBN:978-7-5375-9958-0

谷子具有抗旱耐瘠、营养丰富均衡、粮饲兼用等特点,在当前河北省乡村振兴、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压采地下水等背景下,谷子产业发展具有很好前景,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谷子生产和产业意愿强烈。本书面向新型经营主体谷子产业发展需求,组织本所专家从品种、栽培、农机、植保、加工与市场等环节介绍谷子轻简高效生产技术、谷子文化、市场动态与产业发展趋势,涵盖谷子全产链,力求语言通俗易懂,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谷子生产和产业提供借鉴参考。

作者:

出版社: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6
ISBN:978-7-5686-0363-8

本书实验以玉米抗冷自交系W9816为材料,利用cDNA-AFLP技术鉴定苗期叶片和根部组织冷处理后的差异表达基因,候选冷响应相关基因,通过RACE法克隆基因全长,并对基因进行表达分析,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对其进行功能研究,从而深入阐述候选基因提高转基因植株抗冷性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