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微生物学、草地生态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对栖息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耐低温产酶真菌的群落结构特征、优势真菌的生物学特性、产酶的类型、酶学性质及对植物细胞壁木质纤维素类物质的降解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介绍了气候变化对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及产酶真菌在草业可持续利用方面的实践指导成果。
本书介绍了贵州150余种饲用灌草植物的科名、学名、别名、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区域分布、饲用价值等,并配有每种植物的营养成分分析表和花、叶片、植株的彩色图片;分析了各种植物的成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分、钙、磷等)和饲用价值。
本书针对南湖之滨的植物进行普查,编写成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野外实习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实习的前期准备;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植物种类识别与鉴定技巧以及野外实习中的需采取的安全措施及保障。第二部分收载南湖周边高等植物284种,简明介绍植物的名称(包括中文名、拉丁名)、隶属的科属、形态与分布、药用价值,并附有彩色图片。
本专著以我国西部地区两年生或多年生特色野生药用植物红茂草为研究对象,采用天然药物化学、生态学、植物学、药理学等相结合的实验研究方法,从种质资源分布与生理学特征、人工栽培与田间规范化种植、药物活性成分检测提取与分离鉴定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定位研究。
本书内容分三个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概述湖北省地理环境与药用植物资源,以及对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点的简介。第二部分阐述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的主要环节和方法,包括野外实习的组织与要求、实习用具的准备、药用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及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方法。第三部分为野外实习点主要药用植物的彩色图谱,共收集107科、384种药用植物等。
本书的内容分为三个模块。模块一(第一章)为植物识别基础,介绍植物根、茎、叶等器官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特点。模块二(第二至第九章),第二章介绍植物分类知识;第三至第八章分别介绍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药用植物;第九章重点介绍被子植物中,药用植物分布的各科主要特征和代表药用植物的识别方法,结合南方常见药用植物,详细地描述每种药用植物的突出特征、分布、生境、入药部位及功效。模块三(第十章)为药用植物资源,主要介绍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分布,以及广东、广西、云南的中药资源及生产情况。
本书简要概述了荒野外旅行的基本知识,收录了我国南北方可用于荒野外充饥维生的主要常见野生动、植物食物及有毒植物260余种。
本书包括绪论和十二个项目,即药用植物组培快繁实验室规划设计,培养基及其配制,无菌技术,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壮苗生根培养与炼苗、移栽,组培苗工厂化生产,无毒苗生产技术,无糖培养及非试管快繁技术,药用植物细胞工程,药用植物组培快繁技术研发以及常用药用植物的组培快繁技术。
本文详细分析了模式植物二穗短柄草中抗病基因家族NBS-LRR的特征,研究了怎样从其全基因序列中鉴定抗病基因家族及各基因家族内成员的特征,并详细分析了这些抗病基因亚类型、结构域、进化信息、染色体定位等众多序列特征,然后根据这些序列特征,研究了从这些抗病基因序列中抽取离散特征向量的方法。
本书采用农田土壤中高频出现的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孢子、菌丝以及菌根片段混合物为供试AM真菌接种物,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供试宿主植物,利用盆栽试验建立F.mosseae-M.sativa共生体系,施加除草剂阿特拉津药液进行胁迫,旨在揭示苜蓿丛枝菌根共生体对阿特拉津的胁迫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AM真菌对阿特拉津污染土壤修复的理论依据,也为利用AM真菌修复其他污染土壤类型提供了科学佐证。
本书介绍了博落回有效成分的分离、活性及主要成分稳定性研究,血根碱对根癌农杆菌抑菌活性和机制的研究,血根碱对黄粉虫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机理的研究,博落回挥发油成分研究等内容,以期通过本专著的研究为今后博落回及其主要活性成分血根碱在农药中的应用提供基础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