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以植物分子生物学技术为主线,从植物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植物DNA操作技术、植物RNA操作技术、植物蛋白质操作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等5个方面介绍32个实验技术。
本书对不同品种的山葡萄,按照果皮、种子、叶、卷须、花色苷和非花色苷多酚进行分类介绍。主要内容包括:山葡萄及多酚概述,山葡萄果皮花色苷分析,山葡萄酒花色苷分析,山葡萄果皮非花色苷酚分析,不同品种山葡萄种子中黄烷—3—醇类物质含量比较研究,山葡萄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白藜芦醇含量的比较研究,山葡萄生长过程中不同部位白藜芦醇含量的变化,山葡萄酒非花色苷酚分析,山葡萄酚类物质生物合成,套袋对山葡萄酚类物质生物合的影响,NAA和6—BA对山葡萄果实着色及相关品质的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山葡萄果实中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山葡萄果皮和种子体外抗氧化研究,酶对山葡萄果皮花色苷提取率的影响,酶对山葡萄种子酚类物质提取率的影响。
本书分别用外源肌醇预处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生态型Col-0植株的根系和MI代谢终端的植酸合成酶基因AtIPK1突变体atipk1的根做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菌株A208)转化受体。采用形态观察、转录组测序、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组织化学分析、高效离子色谱分析(HPIC)和遗传转化效率比较等方法探究外源MI和肌醇磷酸盐(IPs)代谢途径AtIPK1基因影响拟南芥根对农杆菌介导转化敏感性的作用机理。
本书就植物生产刺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和施用状况进行了综述,其主要内容包括:微生物制剂及其提取物;腐殖酸;蛋白质水解物;海藻及植物提取物;甲壳素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无机及合成产品等。
本书详细地综述4(3H)-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发展经纬和在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方面的文献,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介绍并设计合成了部分含Schiff碱结构的4(3H)-喹唑啉酮类化合物。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植物次生代谢与调控的理论与技术。主要内容有植物初生代谢及中间产物,次生代谢及途径,主要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途径,次生代谢作用、特异性、生理机制等。
本标准规定了树兰花(精)油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本标准适用于对树兰花(精)油的质量进行分析评价。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苯甲醇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本标准适用于对以苯甲醛或氯化苄为原料,经化学合成制得的食品添加剂苯甲醇的质量进行分析评价。
本标准规定了艾蒿(精)油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本标准适用于对艾蒿(精)油的质量进行分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