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冯友兰的经典著作,是一本中国文化的普及读物。通过考察中国古代各个思想流派,点明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极高明而道中庸”,这不仅是的哲学智慧,也是极高的人生境界,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找寻中国哲学的独特精神内涵。全书贯穿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认识,阐述了新理学哲学体系在中国哲学中继往开来的地位,可以从中品味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本书从全球化与东西方哲学对话角度探究比较哲学的理论形态、研究方法、问题意识与创新思路,开启中西文化融合、中西马哲学会通与中国文化的世界化视域,并比较中西哲学传统中的若干重要概念。由于立足比较哲学的学术前沿,从破解比较哲学理论难题的实际需要出发,本书呈现了当前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凸显了比较哲学的创新价值,力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实现中国哲学的国际认同贡献绵薄之力。
本书选择以清末民初三十年间的社会与文化为背景,通过对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代表的“晚清”与“五四”两代学人的文化理想、学术思路、治学方法以及文化心态的描述,展现中国现代学术转型的复杂性,揭示、发掘各种被压抑、被埋没的声音,挑战以“西学东渐”为代表的“现代化叙事”。
全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讨论感觉与外物的关系问题,包括思想背景、外物问题、所与问题、正觉问题这几个方面;第二部分就是讨论思想与外物的关系,包括意念问题、因果问题、真假问题这几个方面。
本书辑录了20世纪80年代哲学教科书体系改革以来,哲学界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99位学者的思想经历和基本观点,展示了“时代的哲学”。书中的每一篇访谈都是学术进步的忠实记录,每一位被访者的思与想也定会带给读者新的思考和新的启发。
本书将牟宗三哲学置于“古今”“中西”的交会点上,探析他立足儒家思想建构“中国现代性”的哲学思考,揭示其积极贡献与内在问题。以牟宗三这一个案审视现代新儒家应对全球化及现代化的理论思考,其意义在于一方面以现代哲学的话语对传统儒学予以诠释和重构,另一方面以儒家价值为西方现代性补偏救弊。
本书以真幻问题作为熊十力哲学的基源问题,意在澄清熊十力以真幻问题为基础对体用论的建构,初而描述真幻问题如何表现于四大命题(破相显性、即用见体、依真起幻、全真呈现),继而解释真幻问题的核心在于自性问题并将“用”析为三分以解释前述四大命题,终而判定熊十力后期因其对自性的确认而真正转向了本土思维。
本书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等哲学热点问题,从多角度多层面展开了分析和论述。
本书围绕“以经验之所得还治经验”这一主旨,自觉地将逻辑分析方法严格而系统地运用于哲学研究,特别注重思想的清晰性和论证性,系统地论述了知识的来源、知识的形成以及知识的可靠性、衡量真假的标准等问题。本书分为两册,本册是上册,包括:导言、识论底出发方式、本书出发方式底理由、所与或知识底材料、收容与应付底工具、认识、思想等。
本书围绕“以经验之所得还治经验”这一主旨,自觉地将逻辑分析方法严格而系统地运用于哲学研究,特别注重思想的清晰性和论证性,系统地论述了知识的来源、知识的形成以及知识的可靠性、衡量真假的标准等问题。本书分为两册,本册是下册,包括:自然、时空、性质、关系、东西、事体、变、动、因果、度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