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WTO报复制度进行了全面、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剖析了目前WTO报复制度在法律规定和实践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在作者看来,通过完善WTO报复制度进一步促进和提高WTO成员对报复制度的有效运用,最终实现促使败诉方及时有效地执行WTO裁决的目的,增强WTO体制的可预见性和可靠性。
本书通过理论和实验对比了进口原油检验的俄罗斯国家标准、中国国家标准的差异性,部分数据和方法参考了国际标准和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标准等的相关标准。通过密度、饱和蒸气压、馏程等十多项数据的具体对比,揭示中俄原油检验方法的差别以及数据差别产生的原因。
本书首先考察了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然后着重分析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背景、理论和应用以及战略性贸易政策面临的诸多挑战;接着结合演化博弈理论,从演化博弈的视角重新审视了战略性贸易政策,并分析了不同演化路径对贸易双方福利水平的影响。
本书以国际贸易理论、技术溢出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等主流经济学理论框架为基础,并融合了全球价值链理论、企业网络理论等管理学及经济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从异质性企业、行业层面和区域层面等三个视角研究了跨国外包对承接国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以及影响效应。
本书立足于21世纪以来新新贸易理论的前沿,在中国特定的情境中拓展经典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通过经验数据考察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的组织模式,深度揭示在全球化时代和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阶段中的中国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为我国企业未来全面走向国际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政策指导,促进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战略转型。
本书在梳理国际税务筹划相关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分别从国际工程承包和海外投资两个业务角度对税收筹划的方法和案例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对税收筹划的风险控制方法进行了解读。
本书对韩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各阶段概况进行了梳理,从中总结出韩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分期、特点和经验教训,为该领域研究者借鉴之用。
本报告对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中国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总体情况以及动植物类产品、食品、矿产化工产品、皮革木材及其制品、纺织品服装、金属陶瓷玻璃制品、机电产品和其他产品8大类主要出口产品所遇技术性贸易壁垒事件进行了全面的评述,并对潜在的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提出了全面预警。
本报告对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中国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总体情况以及动植物类产品、食品、矿产化工产品、皮革木材及其制品、纺织品服装、金属陶瓷玻璃制品、机电产品和其他产品8大类主要出口产品所遇技术性贸易壁垒事件进行了全面的评述,并对潜在的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提出了全面预警。
本书在多边贸易规则背景下,基于技术标准的基本概念,运用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产业国际竞争力等思想和研究方法,在归纳和提炼日新月异的非关税壁垒的基础上研究了标准壁垒问题,其内容涵盖技术性贸易壁垒、环境壁垒和蓝色壁垒中的重要内容,包括技术标准壁垒、环保标准壁垒、动植物检验检疫标准壁垒、包装与标签标准壁垒以及老工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壁垒。
本书全面解析联合国贸易便利化与电子业务中心(UN/CEFACT)发布的贸易便利化建议书、标准及技术规范,总结实现贸易便利化的应用领域、实施路径与实施工具及从事贸易便利化的国际机构,阐述贸易便利化的协调机制、便利化措施及标准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