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江平先生多年以来关于民法学、商法学的论文,记述我国当代民法学、商法学研究、演进的历程,记载了江先生关于民法学、商法学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文集分为民法学和商法学两部分,民法学部分共22篇文章,涉及民法文化、精神、原则,合同以及民法典的制定理论;商法学部分共14篇,涉及公司股权、法人、合伙、信托以及公司法与商事企业的改革与完善等内容。集中反映了江先生对于我国当代民法学、商法学的完善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其对于民商法的研究,无疑意义重大。
本书作者以民法学理论为基础,借助法历史学、法哲学、法经济学、宪法学、比较法学,对这一问题进行多维角度的探讨,提出了著作权法的平衡精神、合理使用的正义构成、表达自由优先原则、使用者权利等新的理论命题和观点。
本书以价值视角观察不动产财产权利问题,全书分为六章,内容涉及不动产财产权利与价值基本问题、不动产财产权利价值形态论、不动产财产权利价值转化论、不动产财产权利价值实现障碍论等。
本书内容包括:美国环境公民诉讼的相关基本问题;美国联邦环境公民诉讼的制度保障:公民诉讼条款;激励机制——以诉讼费用分配和救济形式为中心等。
本书以“民法典的政治性使命”为核心,围绕社会转型时期民法典的作用展开。全书除引言外共11章,分别是社会转型进程中的法典化、社会转型与法典化的智慧、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与民法典的时代精神、民法典的价值转型、社会转型与私法关系中的人权保护、社会转型进程中的所有权保护、社会转型与人格权保护,等等,对于如何在社会转型时期发挥民法典的调整作用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作者的看法和建议。
本专著以俄罗斯犯罪构成理论的系统分析为基点,详细论述了俄罗斯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并对其中所涵盖的重要理论问题提出了作者的独创观点,最后将落脚点放在了同属大陆法系且在犯罪论体系方面具有传承关系的德、俄、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比较研究上,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中俄两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前瞻性展望。
本书详细论证了合同法分则的相关理论,对合同法中的几种重要的合同类型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应当区分合同履行与清偿、给付等概念。
本书分别从静态的与动态的层面对加拿大环境法律实施机制进行研究。静态研究主要是对加拿大环境法律实施机制中法律条款的具体规定进行阐释,动态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加拿大环境法律实施的实践。
本书探讨了版权法保护与规制技术措施的诸问题。包括版权法中技术措施的概念、分类,以及其与纯技术意义上的技术措施及权利管理信息、数字权利管理系统的关系;技术措施受版权法保护的条件,特别是“有效性”要件;版权法保护技术措施的范围,以及保护“版权保护措施”与“接触控制措施”的正当性;版权法对技术措施的保护手段,也就是只禁止提供规避手段,还是同时禁止实施直接规避行为;规避技术措施的法律责任及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技术措施保护与合理使用的冲突及各种法律解决方案,以及对滥用技术措施的法律对策。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合同法分则概述;买卖合同;特种买卖;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