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探讨了国际货物买卖中损害赔偿的确立、范围、损失类别和损害赔偿计算方法,阐述了各项因素在损害赔偿确立、认定和计算中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对因果关系、可预见、减损要求等因素在确定损害赔偿中的相互作用和具体适用。
本书着眼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与国际性武装冲突适用国际人道法的不同特点和要求,研究了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国际人道法适用的特殊矛盾、法律渊源、适用条件、义务主体与监督主体、保护规则、执行挑战与促进措施、影响与趋势,以及中国与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国际人道法适用,厘清了国际人道法的一些关键性概念,丰富了国际人道法的有关理论。
本书以国际私法的强制性规则适用制度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梳理并比较研究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主要代表性国家的立法、司法实践和理论学说,以及国际法关于强制性规则适用制度的立法及司法实践,并选取了一个公法和私法互动的微观领域——竞争法领域,研究了经济法的域外效力和域外适用问题;然后分析了强制性规则适用对涉外民商事管辖权和外国法院判决承认与执行的影响及国际商事仲裁的强制性规则适用问题,并通过对强制性规则与公共秩序、法律规避制度的比较研究,阐述了强制性规则适用制度的独立价值、需要解决的强制性规则识明问题,以及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上的发展趋势;最后在客观分析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完善强制性规则适用制度的建议。
本书内容包括: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导论;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渊源、价值、原则;国际文化产品贸易的国际法规范等。
本书对我国所遭遇的各种形式的贸易摩擦及应对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这些贸易摩擦涉及反倾销、反倾销中的反规避、反补贴、保障措施与特别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美国“377调查”等。
本书内容包括:自卫权基本理论;自卫权行使的实体规范;自卫权行使的程序规范;自卫权行使的新问题;自卫权行使与中国和平发展。
本书把一些重要的法律概念按照刑法学、民法学、法理学、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等进行分类,根据历年真题和该学科的特点,选择了一些关键词条,并对其含义、出处、具体的法律意义等进行详细解释,可以帮助考生理解性记忆核心概念和关键词条。
本书是我国目前为止第一本系统研究国际商事仲裁证据问题的专著。全书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方法以及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剖析和论述了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证据问题。
本书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包括:海洋权益与中国和平发展:概念重构与战略解读;中国海洋权益的分布现状与基本特征;海洋权益作用于中国和平发展进程的历史考察等。
本书结合最新的国际贸易惯例与法规,分成不同的专题,每个专题均围绕惯例或法规介绍、案例及分析、讨论题目、参考文献展开。因国际贸易惯例与法规主要是英文,在国际贸易实务中也是广泛使用英文的,所以本书的编写采用英文形式。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多式联运与价格术语应用、集装箱货物的交接方式、集装箱货物出口、运输业务等。
本书对国际投资法领域中的东道国规制权、竞争中立政策、国外相关投资政策与法律及中国的《外国投资法(草案)》中的控制标准进行了研究并加以评析,对中国未来的立法走向作出了建议。该书内容包括:国际投资法研究介绍;国际投资法的渊源等。
本书着眼于国籍与双重国籍的基础理论,主要探讨了国籍在国际法与国内法上的二元结构、双重国籍实践对国籍内涵与后果的影响、双重国籍引发的法律问题及其可克服性以及双重国籍领域国际法规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