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欢迎访问首都图书馆! 帮助中心 您的建议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检索
| 纸书荐购 | 收藏
翻到
处境伦理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0
ISBN:978-7-300-26106-5

本书是对处境在道德权衡中发生何种作用的探索,是对处境进行伦理学研究的成果。分别从全球化、资本化与城市化的趋势论及人的当代处境的角度、人生应当拥有尊严、自由和幸福的角度、消极生活的角度、各种心理不适征候的角度提出心理调适的方案。

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 纽约时报、出版人周刊、柯克斯书评联合重磅推荐!连续两年霸榜各大畅销榜,开启跨圈层、跨语种阅读奇迹!简体中文版隆重推出,樊登、万维钢、李录等倾情推荐。

作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0.08
ISBN:978-7-5596-3616-4

本书的前半部分主要阐述了哲学领域对人脑基本状况的观察、理解、洞见,指明人痛苦的来源以及改善的方式,并把这些与现代科学(主要是进化心理学)对人脑的基本认知互相印证。后半部分则着重于讲述这些洞见对人的道德主张、精神追求的意义。

向上生长 百万读者称赞口碑作者,九边首部力作。让选择变得精准,让机遇不再错失。 悉数解决人生困惑问题,实现向上生长。

作者: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6
ISBN:978-7-221-14802-5

本书重点针对青少年在成长、在初步进入职场以后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以及给予了解决方案。该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财富的本质;认知突围;积极才是硬道理;年轻的时候,我们该如何选择;看懂趋势,掌控未来。

分析哲学:批评与建构 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支持资助

作者:

陈波等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8
ISBN:978-7-300-25997-0

本书分为上、下编。上编为“批评性评论”,分为三个专题。“早中期分析哲学”专题概要回顾了20世纪分析哲学内部的八次大论战以及语言哲学的发展历程,然后讨论了弗雷格、罗素、蒯因、冯·赖特和亨迪卡等人的哲学思想。下编为“理论性建构”,提出、阐发和论证了一些带有原创性的哲学观点和学说:区分自然语言中词项的指示性用法和谓述性用法,系统地反驳克里普克所提出的各种论证。

分析哲学:回顾与反省 由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共同支持和资助

作者:

陈波江怡主编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8
ISBN:978-7-300-26013-6

本书是对《分析哲学——回顾与反省》(第一版,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的修订与扩充。分为上下两卷。全书反映了西方哲学家对分析哲学较为完整的权威阐述和中国哲学家在分析哲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是一部重要的当代分析哲学历史文献。

中国哲学创新方法论研究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3
ISBN:978-7-300-26777-7

本书拟从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入手,借助当代中外哲学家对于哲学问题的有益思考,试图以“大哲学”概念为思想先导,以哲学教育为实践基础,打破中国哲学学科内外之间的多重壁垒,从融合实践与智慧、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为一体的视角,来检查当代中国哲学之所以面临困境的方法论根源,扩展哲学创新的方法论视野,探索在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实现哲学创新性发展的可能性。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4
ISBN:978-7-300-25072-4

本书基于当代俄罗斯和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现实,直面当代俄罗斯哲学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从纵向和横向、理论逻辑的梳理和学理问题的阐释相统一等维度,对比分析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21世纪三个时期当代俄罗斯哲学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考察论证两者在国家、全球、文化等意识上的同异,从中挖掘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具有警示、借鉴价值的思想资源,探寻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路径。

中国哲学常识 中国哲学开山之作,顾颉刚、李敖、冯友兰等推崇备至

作者: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1
ISBN:978-7-5455-4292-9

本书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时期的百家哲学思想,以老子、庄子、孔子、孟子、朱子等圣哲为主线,立足于各哲学家经典著作,总结概括了其哲学思想的精髓。

工具论 亚里士多德是形式逻辑的开创者 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者: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8
ISBN:978-7-208-15268-7

本书系统总结和论述了如何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以及如何同错误说法进行辩驳。他认为语言中最基本的表意单位是句子,也即命题。《解释篇》讨论了命题的构成、性质、分类和真假关系。《范畴篇》讨论了命题经常会用到的十个基本范畴,如实体、数量、性质、关系等。

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三卷当代西方激进哲学的文本解读.A textological reading of contemorary western radical philosophy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重大项目 南京大学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程重大项目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3
ISBN:978-7-300-26756-2

本书是作者关于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及左翼激进哲学文本研究的多卷本论著《文本的深度耕犁》的第三卷,其内容主要是对西方激进哲学思潮中经典文献的文本学研究。

叔本华论生存与痛苦 德国著名哲学家、语言艺术家叔本华后期著作《附录和补遗》和《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选集

作者:

(德)叔本华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6
ISBN:978-7-208-12840-8

本书选自叔本华的后期著作《附录和补遗》和《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叔本华认为,意志是构成这个世界一切事物内在的、真正的核心,是“自在之物”,属于形而上;我们所看见的自然界中的物质(包括人、动植物、无机体等)都是基本生命力、自然力,亦即意志的载体;丰富多样的现象世界是意志在各个级别客体化的结果。人类是意志最高级别的现象,智力则是派生的,是为盲目的意欲配备的、帮助其生存和发展的工具。因为“意志”和“智力”是构成我们这一现象世界的两要素,这两者的本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构成了叔本华哲学思想的核心问题。

后现代论 第2版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欧洲生命哲学的新发展研究”的部分成果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7
ISBN:978-7-300-18776-1

本书是法国巴黎第一大学哲学博士高宣扬对于后现代主义二十年研究之集粹。后现代主义思想脱胎于现代主义,成长于现代西方社会,最终颠覆了历史上一系列前后贯通的哲学体系,成为当代西方哲学思想中最活跃和重要的流派。本书归纳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主旨、独特特征,对著名的后现代学者的理论进行了综述,是一本集后现代理论大成之作;而其语言平实朴素,兼可为专业研究者和业余读者之用。

叔本华哲言录 德国著名哲学家、语言艺术家叔本华以“优美的语言格言式的笔触”撰写了大量著作,这本随笔集主要选自叔本华的《附录和补遗》,还有《叔本华全集》中的部分篇目。

作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1
ISBN:978-7-208-13312-9

译者韦启昌先生从他翻译的《人生的智慧》《叔本华思想随笔》《叔本华美学随笔》《叔本华轮到的与自由》种选取了十几万字,以格言录的形式,编译了这部书稿。书稿分人性·性格·道德、人生·幸福·痛苦、自己·他人、人的心理、爱情·婚姻、阅读·学习、科学·哲学、艺术·美学、其他等方面。

恋人絮语 20世纪法国著名学者和思想家,萨特之后法国知识界的领袖人物罗兰·巴特著作

作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7
ISBN:978-7-208-13904-6

本书尝试了一种高度神经质的“发散性”行文,糅思辨与直接演示为一体,显示一种“散点透视”的“零度写作”;撷取了恋爱体验的五彩碎片,在哲人思辨的反光镜折射下构成扑朔迷离的排列组合。

神话修辞术 20世纪法国著名学者和思想家,萨特之后法国知识界的领袖人物罗兰·巴特著作

作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7
ISBN:978-7-208-13994-7

本书中,罗兰·巴特破译了这些神话,探索将真实与人类、描述与阐释、对象与知识重新和解。其内容包括:神话学;今日之神话两部分。

教育家叔本华 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尼采著作,出色的叔本华作品翻译家韦启昌翻译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3
ISBN:978-7-208-13632-8

本书作者以叔本华为例,充满激情地阐述了他对哲学家的品格、哲学家的使命哲学与人生、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思考。分八个部分阐述了成为你自己且获得更高的自我、肯定人生的意义、哲学家首先应该是一个真实的人且具有独立的人格、在自己身上战胜时代的弊病、取消国家对哲学的庇护等观点,确切的说是阐述了“教育家尼采”的思想。

卢梭与休谟 两位畅销书作家对卢梭与休谟的哲学和思想作了深入浅出的解读

作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0
ISBN:978-7-208-13982-4

本书描绘了休谟与卢梭这两位启蒙巨人由惺惺相惜到公开决裂,并进而引发了一场震惊并席卷整个“文人共和国”的“笔战”的完整过程,而且还通过引证大量的私人信笺和文献材料来揭示这个扑朔迷离、众说纷纭的“文坛讼案”背后冷酷的人性现实。就此而言,这似乎是一个有关“同情、背叛、怨怒和报复”的故事。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1
ISBN:978-7-300-23525-7

本书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包括“现有”与“应有”的对立——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三次转折;劳动实践辩证法;大唯物史观;马克思与辨证唯物主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系统性问题;被误解的马克思:马克思的哲学史镜像和马克思的启示。

作者:

李萍等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3
ISBN:978-7-300-26749-4

本书讲述了中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了对应用哲学的关注,但基本限定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之下,主要问题意识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和唯物认识论应用于其他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这奠定了今日主要应用哲学分支(例如经济哲学、教育哲学、管理哲学等)的基本学科结构,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今天突飞猛进的现实。我们将从当代中国哲学创新、构建大哲学的视角审定应用哲学的定位、学科属性,回答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未来前行的可能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探索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3
ISBN:978-7-300-26397-7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发表文章的一个选辑,是作者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一种轨迹。上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转变”,汲取实践唯物主义讨论的成果,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