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欢迎访问首都图书馆! 帮助中心 您的建议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检索
| 纸书荐购 | 收藏
翻到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6
ISBN:978-7-300-21381-1

本书对这一时期马克思的全部文献重新进行了解读,详尽地展示了马克思思想转变的环境、动机、过程、环节、性质和标志,有助于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当时思想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以及这一时期在马克思一生理论创造、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作者: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5
ISBN:978-7-5075-5269-0

本书涵盖了从殖民时期到美国内战时期移民群体迁往美国的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主要讲述了大西洋两岸白种人声势浩大的迁徙运动,从最初的十三个殖民地,到早期的美利坚合众国,一直到内战发生的前夕,特别着重讲述了后一阶段的移民潮。

马克思实践生存论视角下的信仰解读 本书立足马克思主义实践生存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围绕人的类存在,人的历史性,人类生命活动的双重维度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分析阐释了信仰的本质,信仰的形态,现代社会的信仰危机以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旨归,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时代价值。

作者: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3
ISBN:978-7-5115-6802-1

本书从马克思实践生存论视角出发,将对信仰问题的研究置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场域中。从“什么是信仰”“信仰有什么意义”和“信仰什么”三个角度,分了五个部分来探讨信仰与人的生存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本书旨在探讨信仰的形态与人的历史性之间的关系,揭示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内生的、本质的、现实的联系,引导人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昂首前进。

一位“85后”的马克思主义观 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1
ISBN:978-7-300-27797-4

本书精选了作者近三年来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主流媒体上发表的整版理论文章15篇,集中展示了作者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内围绕“文化自信”“信仰”“历史唯物主义”等主题所做的相关学术探索和研究成果。通过上述研究,作者重申马克思主义工作者要以共产主义为方向和目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向着未来航行前进,强调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更是时代责任。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4
ISBN:978-7-300-28072-1

20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动荡与危机。在此大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开始在西方国家蓬勃发展起来。第二国际理论家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论争、西方共产党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阐发、西方马克思主义奠基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阐释以及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都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西方主要国家传播、研究与发展。

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一卷 Volume 1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Marxism in the 20th century 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作者:

顾海良编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4
ISBN:978-7-300-28079-0

本卷主要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过程和基本思想做出概述,阐明了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理论前提和基础;对恩格斯晚年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上的开创性贡献做出探索,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学术依循和思想指导;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历史过程及主题做出概述,在20世纪的“历史范围”内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原则、过程特征及其理论视域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在20世纪的升华做出阐释。

《资本论》解读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作者:

杨志王岩编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1
ISBN:978-7-300-20422-2

本书分为《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论》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资本论》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动因、目的与过程;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新世界观体系等。

马克思主义史专题研究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6
ISBN:978-7-300-24791-5

本书较为集中地反映了作者多年来从事马克思主义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主要成果。全书分为“导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若干专题”“列宁思想若干专题”三个部分,其中对马克思主义史研究的方法论、恩格斯的理论贡献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的重要地位、列宁在保卫马克思主义哲学斗争中的若干重大贡献、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普列汉诺夫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及局限等问题有较深入的分析,可供学习者或研究者参考。

西方左翼学者的马克思主义观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方左翼学者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的最终成果

作者:

黄继锋主编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1
ISBN:978-7-300-25267-4

本书共分十四章,作者从西方左翼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阐释及其立足马克思主义立场对当代西方社会的批判两个层面,分别介绍和评析了西方左翼学者关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关系、马克思与列宁的思想关系、“两个马克思”的争论、马克思与黑格尔的思想关系等问题的观点,以及西方左翼学者的实践观、认识论思想、历史唯物主义观、意识形态理论等。

马克思与《资本论》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中国《资本论》研究权威”卫兴华专著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5
ISBN:978-7-300-26893-4

本书分为十七章,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写作《资本论》的四十年岁月;遵循马克思的系统说明和把握《资本论》的研究对象;《资本论》的方法问题研究;商品与劳动价值理论;货币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的再生产和积累理论等。

白宫情商:国家治理的美国教训 中国社科院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张国庆专著,全方位阐释美国在国家治理及全球治理中的经验教训!

作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8
ISBN:978-7-208-14372-2

本书是“美国的国家治理”大课题的初步成果。总结美国在国家治理以及全球治理中的经验教训,通过几十个案例进行阐释,也是别开生面的一种尝试。美国的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对于中国也有启示和借鉴作用。少走弯路,便是通途。书中有专业学养的根基,又有平近亲和的故事,作者力求把复杂的事情讲清楚,把专业的问题说通俗,把严肃的话题写轻松。

丹麦廉政建设 丹麦,一个对腐败零容忍的清廉国家,屡次荣登 “全球清廉指数排行榜”榜首,曾被联合国誉为全球最幸福的国家。丹麦学者对其进一步解读!

作者: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1
ISBN:978-7-5520-2192-9

本书译介了丹麦廉政建设的政策、法规和举措,以及丹麦学者对此的解读和阐释。同时,本书还包括了中国学者对中丹廉政建设的思考。

作者:

陈静余莉主编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2
ISBN:978-7-300-23457-1

本书以文学理论为依托,以文学理论观照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中展开对当今社会问题的研究与批判,内容涉及对经典文学和文化研究概念的重新阐发,对西方主流价值观的批判,对非主流文学作品的研究,对理论问题的讨论,等等。

马克思与信仰 高校主题出版 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5
ISBN:978-7-300-25820-1

本书聚焦于马克思主义信仰领域的重大理论问题,围绕作者在“日常生活”“文化自信”“理论和理论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信仰”等主题展开论述,重在解决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全书重申并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自信、自强、自尊,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和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增强自尊的资本和自信的底气;同时要关注社会现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进程。

清后期史 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1
ISBN:978-7-300-26403-5

本书主要收录了戴逸先生关于晚清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文章,反映了戴逸先生对晚清中国变迁历史的思索。面对内忧外患,清朝统治者先后采取了一系列自救举措。然而,这些自救举措受到中外势力的阻挠、反对,而且作为自救举措的谋划者与组织者,清廷的核心领导层墨守祖宗成法,固守既得利益……

中国近代史稿 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1
ISBN:978-7-300-25202-5

本书分上下两册,是在戴逸先生1954年开始讲授的中国近代史课程讲义基础上修改扩充而成的。第一册主要叙述两次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的史事,初版于195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的全面系统而简明的高效近代史教材;第二册主要包括洋务运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内容。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4
ISBN:978-7-300-26577-3

该书入选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本卷从考茨基等第二国际中右翼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卢森堡等第二国际左翼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20世纪上半期西方国家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卢卡奇的历史辩证法与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诠释、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与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诠释、20世纪上半期法兰克福学派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发展、20世纪上半期西方马克思学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诠释、二战前后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十月革命评价与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诠释、法西斯主义研究与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诠释等方面。

马克思与世界 高校主题出版 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5
ISBN:978-7-300-25753-2

本书注重梳理马克思思想的演进过程,通过对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的哲学、政治经济学概念的思辨阐释,重新发现19世纪70年代后马克思思想发生的重大变化;在肯定世界历史统一性的同时,马克思科学地预见到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历史条件的差异性,会推动世界各国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思想的剥离与锻造:《神圣家族》文本释读 a textual comprehension of Marx and Engle's work "der heilige familie"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神圣家族》文本释读(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5
ISBN:978-7-300-25832-4

本书在整体透视“思辨哲学”的结构和症结的基础上,通过对文本内容细致的释读,梳理了以纯观念、精神理解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在法国大革命、唯物主义史、“蒲鲁东之问”、“犹太人问题”、“巴黎的秘密”、“巴黎众生相”以及现实生活等方面的表现和逻辑,进而认为哲学重大的社会问题恰恰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形成以现实、历史、时间视角观照与把握世界的“新哲学”的契机和背景。这种辨析对于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及其丰富内涵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5
ISBN:978-7-300-25833-1

本书遵循恩格斯提出的“按照作者写作的原样去阅读自己要加以利用的著作,并且首先不要读出原著中没有的东西”的原则,重新研究了《资本论》三卷内容,从中提炼出若干个重大议题,从文本学视角重新审视和讨论了马克思的解决思路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