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的独特性,社会主义思潮的演变,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流派的划分,不发达国家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的原因、过程和特殊规律,苏联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轨迹和经验教训,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历程,20世纪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变化等方面,对科学社会主义领域的基本问题和重大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探讨。
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本书以经典文本解读为基础,从社会主义论、执政党学说和发展理论三个维度展开,对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源流关系做出学理研究,指出二者之间有源有流、流自源出、源远流长的关系。开卷而知源流,本书对于读者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根植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的当代科学社会主义,析疑解惑,坚定“四个自信”,都有助益。
本书主要探究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历史逻辑、唯物史观中的正义理论的基本特征,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著名经典作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在政治生活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作为反思政治生活深层本质的政治哲学,已日益成为理论界的一门显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也愈来愈成为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
本书从马克思批判社会学的传统入手,探讨自由与共同体的结构和关系问题,并对彼此的功能在社会现代化的宏大背景下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本书以《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和2018版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为编写依据,增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最新政策。在吸纳同类辅导用书的优点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创造性地在侧边栏增加批注及真题示例、名言阅读,以便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巩固知识点。
这是一本有关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性著作。作者力求从开阔的视角呈现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内容,有侧重地反映该领域的部分研究前沿。本书循序渐进,以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历史定位这一总问题为着眼点,分别论述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前史,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政治哲学思想。这种结构试图体现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历史逻辑研究,并将文本发现与思想阐释有机统一起来。
本书对“政治社会”概念的起源与发展以及自由主义民主政治的规范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批判性的考察,然后致力于通过后殖民社会及其在政治上的演变,特别是印度的共同体的例子,挑战自由主义理论的确定性。其理论目标是反对一切偏见和预成的判断,通过这样的批判工作,证明政治差异并不总是西方以外世界在哲学和文化上落后的证据。查特吉强调他的取向是现实主义的而不是乌托邦的,只是试图理解后殖民民主的新实践。
本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建设、中国政治、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动态。内容包括:世界社会主义视域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源泉等。
本书全面梳理和论述了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后的中东地区在十月革命影响下,特别是在苏俄政府、共产国际的实际帮助和推动下,中东地区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力量如何从分散走向统一、如何在思想上认识和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进而如何与中东民族主义结合在一起从沉寂一度发展到兴盛的具体过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方法、文化政治、17世纪文化政治的特质、18世纪文化政治的特质、20世纪文化政治的特质、以威严来显示的施政权力、近代早期英国施政权力的形象化、古典官僚理论中的施政权力、近代早期中国施政权力的形象化、中古中国的政体、政体与大众等。
本书讲述建立新政治人类学就是要创造新范式和认识论倾向,以适应去领土化(deterritorialised)、去集中化(decentralised)和去规管化(deregulated)的世界。为什么我们需要政治人类学而不是政治学理论,或者仅仅是人类学?正在于它能够超越各种有框架,这些框架将政治本身蜕变为制度,或在不知不觉中间离政治—一个抽象介质的领域,在远离情感、身体和真暴力的空虚中制定抽象的原则一一和解决冲突的努力。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民族工作、改革开放四十年民族事务的实践与讨论、民族研究的新时代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
《政治人类学评论》提出“五化四要素”(政治科学化、人类学政治化、民族志写文化、管理学人性化、政策学真理化;权力要素、田野要素、民族志要素、扎根理论要素)的新政治人类学研究范式(Neo-Political Anthropology [NPA]),和主创“五性统一”(内在问题导向性、参与观察性、互为他者性、利益公共性、政策科学性0的政策人类学研究范式(Anthropolog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on Policy-making [APAP])。本册为总第9辑。
《国际共运史与社会主义研究辑刊》是由山东省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研究基地、山东省中外社会主义比较研究基地、聊城大学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辑刊,主要栏目有:国际共运史与国外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建设、中国政治、学术动态,内容涉及国内外社会主义运动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诸多文章及时捕捉当下的理论及实践热点,展现了一定的研究水平。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水案”中国的治理性失衡——以漳河上游流域的村落水纠纷为例、拆迁政治的经纪选择全景——以豫中前河村为例、新型组织权威与村庄秩序重构——以晋西南H村私营企业主协会为例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村寨社会国家化进程的人类学视角——以中、老、缅交界地区哈尼/阿卡人为例、乡村权力多元与乡土秩序重构——以赣西村宗族权力与政府权力冲突互动为例等。
本书讲述了,新政治人类学旨在发掘具有范式“象征”“符号”的“学科基质”与“有序元素”,逐步形成跨学科新型研究范式。并形成了田野研究、民族志文本和“扎根理论”三位一体的扎根理论方法论。在政治实践与公共管理中演化出“政策人类学”新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