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欢迎访问首都图书馆! 帮助中心 您的建议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检索
| 纸书荐购 | 收藏
翻到
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a global history sven beckert 以棉花工业历史描述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用“战争资本主义”概念颠覆“自由资本主义”的神话!

作者: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2019.03
ISBN:978-7-5139-2392-7

本书从棉花这一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商品之一入手,探讨了棉花这种作物在资本主义兴起时起到的重要作用,以此为起点分析了资本主义在其历史上与奴隶制帝国主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国家在资本主义史上的重要作用。棉花帝国从一开始就是奴隶与种植园主、商人与政治家、工人与工厂主之间持续全球斗争的支点。斯文·贝克尔明确指出,这些力量是如何开创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包括我们今天面临的巨大财富和令人不安的不平等。

当代中国农村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1
ISBN:978-7-300-22134-2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最新成就,包括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收入的提高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并对相关领域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我国当前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事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有效的政策建议。

作者:

孔祥智等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1
ISBN:978-7-300-28719-5

本书根据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从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和农民增收等方面系统地讨论了中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关键环节及解决对策,并对后小康时代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作者: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7
ISBN:978-7-5171-3471-8

本书记录了湖南省新化县吉庆镇油溪桥村在村支书彭育晚带领下,由一个省级特困村嫂变为全国文明村的艰辛而辉煌的历程。书中描绘了油溪桥村的发展历程,展示了油溪桥村的奋斗成果,以大量事实案例为基础,为其他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宝贵经验。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6
ISBN:978-7-300-28347-0

本书分析了土地开发利用在国家、区域和市域三个层面的战略背景与形势;基于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研究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设计了生态文明与“产城融合”发展的土地开发利用战略。以柳州市为例,在分析该市生态环境承载力、产业用地空间布局、少数民族土地利用和立体空间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与“产城融合”的空间利用模式、产业转型土地差别化调控模式、少数民族土地利用科学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和“多规融合”的土地利用模式。

作者: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5
ISBN:978-7-5504-4297-9

本书首先选取合适的计量模型,利用具体的贫困县数据,接着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试图得出扶贫资金投入总量与减贫效果,扶贫资金投入方向和扶贫资金使用绩效之间的关系。再是就目前的资金监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作者: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4
ISBN:978-7-5520-3035-8

本书从粮食安全与国家安全、劳动力蓄水池与现代化稳定器、最大的存量内需、传统的农耕文明和文化复兴、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这五个维度,向人们介绍中国乡村发展历程、城乡社会发展变化,展示未来乡村振兴的发展前景。

作者:

出版社:

云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4
ISBN:978-7-5482-3945-1

本书阐述了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发展历程、目的意义、任务、原则和综合实训,该书分五部分,内容包括: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概述;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评价等。

作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4
ISBN:978-7-5201-6553-2

本书从城镇化进程中农民乡城迁移与农户分化出发,首先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进展及其挑战,其次基于丰富的一手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民的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使用权有偿退出意愿,并测算了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不当的效率损失,最后结合国内多个改革试验区的典型做法和法国、日本在农业转型时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土地资源“供求错配、空间错位”的化解策略。

作者: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4
ISBN:978-7-5641-8883-2

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论述,为新时代粮食经济工作提供了目标指向和基本遵循。本书从国内外粮食市场分析和中国粮食政策变迁入手,探讨如何建立和完善中国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机制,达到有效的政策与市场耦合程度,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的顺利实现。着重以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和中储粮集团管理总公司运行为例探讨政策与市场的耦合设计,提出粮食储备政策与国家粮食安全问题耦合的实现路径。

作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3
ISBN:978-7-5201-6296-8

本书以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相似的两个苹果种植专业村的614个农户为研究案例,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家庭决策者收入渴望的形成机理,聚焦研究收入渴望与苹果种植收入不平等的关系。

作者: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3
ISBN:978-7-5504-4293-1

本书以转基因番木瓜生产者和消费者为对象,建立全面评价转基因番木瓜的经济影响和分析模型。从生产者角度,全面评估转基因番木瓜商业化以来的经济及社会影响,深入研究其发展对生产、需求、市场价格以及农民收入等的影响;从消费者角度,分析转基因农产品的市场接受水平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

作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2
ISBN:978-7-5201-5600-4

本研究正视、直视进城创业现象,强调社会—经济的均衡作用,在实践之中深入认知到进城创业经济组织与家户组织相统一。在传统和现代的相互作用下(家户主义机制),进城创业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并且呈现出“星星之火”、“遍地开花”的发展路径。深入剖析“家户主义”机制,其与家户制度不同,强调形式与实质的统一、社会结构与文化观念的联合、社会文化与经济理性的均衡、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的互构等等。

作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2
ISBN:978-7-5201-5039-2

本书基于“研究进展—概念界定—动力机制—基本路径—制度安排”的逻辑,通过构建一个农业转型发展的一般分析框架,指出农业转型发展应包含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四位一体”的转型内容。其转型升级的目标是生产安全、高效、优质的农产品,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出农业生产转型的动力机制和相配套的制度政策,从而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本书所研究内容对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具有较高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作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2
ISBN:978-7-301-30594-2

本书以若干典型农户为考察中心,从长时段的视角考察了家户变迁与政府治理之间此消彼长的互动过程,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尝试建构不同于以往的政府治理的理论模式。

作者:

蒋永穆等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2
ISBN:978-7-5201-5831-2

本书致力于梳理和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三农”领域争鸣最热烈的十大理论问题,以期为“三农”学者和一线工作者提供参考。本书涉及的“三农”理论问题主要包括:农业基础地位、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农民教育问题、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农村文化问题、乡村治理问题、城乡关系问题。

作者: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2
ISBN:978-7-5171-3058-1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战略。本书从中央政策、政策解读、地方创新、国际经验等方面对乡村振兴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解读,对各地党政干部推进乡村振兴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作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1
ISBN:978-7-5201-5470-3

农田灌溉系统的有效治理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本书基于社会信任和组织支持视角,通过实地调研数据,研究农户参与农田灌溉系统的治理绩效,以期破解农田灌溉系统的自主治理困境。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1
ISBN:978-7-300-26850-7

本书是“国学大观丛书”系列的《中国农家》,在考察农家的流变沿革、思想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中国古代生态农业模式的贡献和价值,尤其是从天时、地利、人力和御旱济时四个方面对之进行了说明;同时,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农家思想的历史局限性。本书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展现历史上的农家思想的原貌,为读者打开一扇了解中国农家的窗口。

作者: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1
ISBN:978-7-5171-3188-5

本书分为乡镇政权建设与农村工作篇、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篇、基层组织与干部队伍建设篇、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篇、土地管理与计划生育工作篇、农民负担与社会稳定篇、精神文明建设篇七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