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目前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色谱技术在临床诊断标志物、药物代谢、脂质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代谢组学等方面的应用,包括分析策略、前处理方法、定性定量手段,以及大量的应用实例。本版与第一版相比,在内容结构上做了较大的优化与调整,删去了概述、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电泳与色谱分析等内容,增加了“色谱在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色谱在脂质组学分析中的应用”“色谱技术在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三章,并对后两章做了大量更新。
本书通过对书目的选择、对人类学家的介绍,以及对人类学著作的评介,勾勒出了20世纪西方人类学“故事”的主线。全书遴选的58本西方人类学著作,均是对20世纪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发展创新产生过重要影响且为欧美著名社会学人类学家的代表之作。对这些著作的介绍,包括了作品基本内容和叙述框架、关注的问题、缘何学理进行探讨、相关的争论和背景,以及对作品的简要评论等等,同时辅以著者生平及其主要著作的简介。
本书将带领我们以“微生物之眼”重新认识生命体之间的共生关系。在每个自成“动物园”的人体之上,微生物能塑造器官、防御疾病、消化食物、驯化免疫系统、指导行为,并赋予我们各种神奇的能力。读者可以通过本书重新认识人类过往对很多古老共生关系的大意破坏,同时见证当下各行各业努力构建新型共生关系的谨慎尝试。
本书由13章组成,包括:静态生物化学部分,介绍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如蛋白质、核酸、酶、脂类、糖等)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功能;动态生物化学部分,介绍物质变化(物质代谢)及能量变化(能量代谢)、信息传递以及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规律与生物体的生长、繁殖、遗传、衰老、死亡、运动等复杂的生命现象的关系;机能生物化学部分,介绍生物化学近年来在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合成、结构与功能、重组DNA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物质在生物体内代谢调控和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取得的较大的进展。
本书分为生命是什么、意识与物质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经典物理学家的研究方法;遗传机制;突变;量子力学的证据;对德尔布吕克模型的讨论和检验等。
本书主要是作者利用课余时间观察鸟类的记录和相关的绘画、摄影作品集。画册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和小读者分享一些鸟类有趣的小常识。不是教科书式的宣讲,而是通过手绘的方式,生动地从鸟的不同分类、食物、喙等方面来介绍。第二部分是作者在观鸟中记录的十六中不同的鸟类,通过手绘、文字介绍、鸟类图片以及一些古诗文来让读者认识它们,喜爱它们。第三部分是从作者的亲身体会来介绍去哪里观鸟、如何观鸟,以及有关观鸟的笔记。第四部分以文字为主,绘画为辅,让读者了解鸟类对自然、环境以及人类的益处。
本书介绍了博落回有效成分的分离、活性及主要成分稳定性研究,血根碱对根癌农杆菌抑菌活性和机制的研究,血根碱对黄粉虫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机理的研究,博落回挥发油成分研究等内容,以期通过本专著的研究为今后博落回及其主要活性成分血根碱在农药中的应用提供基础依据。
人生于天地间,与草木共存。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脑容量逐渐变大的人类,逐渐驯化了一些草木为己所用。这是一本有关15种植物的自然史与文化史的书,书中展现各式奇景。该书内容包括:序;苹果的故事;马尔梅松的玫瑰盛会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动物解剖教学脏器铸型彩色实图标本制作指导、动物解剖教学冻存彩色实图标本制作指导、动物解剖教学骨骼彩色实图标本制作指导、动物解剖教学油制彩色实图标本制作指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