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现当代小说名篇解读文章,文章作者包括王福仁、孙绍振、何希凡、王桂妹、韩石山、张大明、商金林、王嘉良、陈学超、李满、宋桂友、钱虹、梁归智、谢泳、张瑞君、马知遥等。
本书共由五个部分的内容组成,作者在从事文学批评时立足文本阅读的态度,而这也是作者艺术敏感性一个方面的体现。纵观整部作品,作者在新的社会现实与美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新的思想命题,并从个人的生命体验与美学经验出发,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进行讨论、争鸣,切入时代的核心命题,彰显出了批评家的思想与美学追求。
本书收录的作品主要包括:当代小说的叙事前景、重构中国小说的叙事伦理;乡愁、现实和精神成人;诗歌在前进;散文的神态;如何批评,怎样说话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文学更新与知识更新——谈姚伟的《尼禄王》,兼谈新世纪的先锋文学;漫谈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缓慢的流水,惶恐的挽歌——漫谈贾平凹的《秦腔》等。
本书分为当代文学的“立场”、中原文化与“中原突破”、女作家评论小辑三篇。收录了《文学的现实态度——聚焦第六刷文学奖中篇小说》、《在成长与现实、历史之间——论张学东》、《文学“乡土”的地方精神——以“中原突破”为例子》等文章。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文艺女性,一场时代爱情——重读《爱,是不能忘记的》《一个人的战争》《我爱比尔》;两个“福贵”的文学启示——以赵树理《福贵》和余华《活着》为视点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还乡河”与“乡愁”的海峡、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海子在昌平的孤独、火车的前方是什么?诗歌的“地方性知识”与空间构造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回到语文学:文学批评的人文主义态度;当代文学何处去:对“重返现实主义思潮”的再认识;对“常识”的必要反对:当代文学“历史意识”的匮乏与美学误区等。
本书共分为现场追踪点击、作家新解新论、经典重读反思、小说思潮解读四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慈悲的灵慧——评《毕飞宇文集》、中国式的“爱弥儿”——评张炜的小说《半岛哈里哈气》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文本细读的意义和方法;知识分子转型与新文学的两种思潮;现代知识分子觉醒期的呐喊:《狂人日记》;启蒙视角下的民间悲剧:《生死场》等。
本书内容包括:创造者的苦闷的象征,《祝福》:祥林嫂死亡的原因是穷困吗,历史的宿命与现实性追求等。
本书选录了作者在中外文学关系研究领域,围绕“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而展开的代表性论述。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的演变及其创造性成就,提出了包括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中国文学中的忏悔意识、现实战斗精神、现代战斗意识、现代生存意识、先锋与常态、恶魔性因素等命题,在价值论与方法论两个层面为中国比较文学和国别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