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上篇学问与大学教育、下篇历史与人生两篇,主要内容包括:为学是一片欢喜境界、“秀才”与“学究”的千古难题、虚而不实的宰相之学、职业教育压倒士人教育、知书知礼的士人教育等。
本书以“地方的近代史:州县士庶的思想与生活”为主题。“地方的近代史”呈现了历史研究两个基本的维度:时间和空间。从地方看历史,尤其是从州县以下的基层视角,自下而上地考察近世中国历史的演变,这样的“地方”永远是千差万别的。此次论坛致力于探讨中国近代的时局变动与士绅感应、国家治理与地方应对、民间组织与地方秩序、小农经济与农村发展,以及近代以来的乡村建设、地方逻辑和农村的未来走向等问题。
本书主要收录著者关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的评论。著者试图揭示一些在我们近代史言说中被误解甚或被遮蔽的内容,解读某些历史现象怎样在有意无意之间就被误读了。
本书讲述了近代史上的中、西、新、旧,各自都有其独立的意义,不过相互依存的一面似更显著。中西和新旧之间的关系,尤更密切而纠结。在某种程度上,正因中国在对外竞争中的屡屡失利,“中西”的认同已带有太多的感情色彩,承载着强烈的价值判断,才逐渐被更超越的“新旧”所取代。从清末到民初,一方面新旧中西之间的紧张在持续,同时也有一些读书人试图淡化或超越其间的认同色彩。本书从当时人的认知入手,结合丰富的历史文献,展现出这一过渡时代多元竞争的思想史风貌,极具史学价值。
本书注重历史当事人的时代关怀,返其旧心,从广义的文化视角考察近代中国思想与社会权势转移。主要内容包括:学战:谁改变谁的思想方式;新的崇拜等。
全书涉及的多为菁英读书人,但也包括相对边缘的“知识青年”。既关注天下、国家、世界、民族主义、革命、共和等近代史上的关键词,也探讨读书人关于中外文化融合与文化主体性的思考,并梳理一些重要学人的学术走向、治学风格和研究方法。
本书讨论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这一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从“五四”前夕的士人心态与政治的关联,到“五四”后各种思想观念、行为取向和政治势力之间的竞争,以及这些因素在竞争中的互动,并从区域、文武、新旧等文化因素与政治斗争的纠结考察北伐前数年军政格局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