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高等教育国际化与研究生的国际通用语研究、课程研究与设计的文献回顾、调查报告、课程设计说明等。
本书以文化概念翻译的三大要素(主体要素、文本要素和环境要素)为基本面探讨异质文化概念的转换与生成。在主体要素中,译者、读者、作者以及翻译赞助人等被当作主体要素来加以讨论;另一方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不仅仅只是一个身份,而且还拥有读者和作者的心理身份。文本要素包括文本与译者的关系、文本与文化的关系、文本的语义特征和功能等。环境要素则是指文化概念的翻译脱离不了政治文化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技术虚拟环境,这些环境要素影响着文化概念的传播,强调翻译要在力求在与原作无限接近的基础上,抓住异质文化契合点,才能达到翻译的理想境界。
本书共十一章,内容包括:后现代文化权利的碎片化、文化从形成到定义过程中的人文主义、文化权利碎片化的经历——从神话时代到后现代文化时代、西方人文社会学科中的文化权利碎片化、语言学转向语境下的语言、文本与史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