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国际因素和国内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发展影响为基础,从资源禀赋、条件约束,制度安排、政策运作,路径选择,生产要素配置,经济周期变动,阶级阶层状态、对外经贸关系等不同层面入手,对近现代不同时期和阶段的经济现代化进程及其特点进行了宏观考察和微观分析。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认识痛风、了解相关饮食原则、选择适合吃的健康食物,教会读者通过“吃”来防治痛风。书中精选几十种健康、美味的痛风食谱,以及对痛风患者有益的中草药,还根据不同类型的痛风、特殊的痛风人群、痛风合并症制定了相关的饮食方案,并提示规避饮食中的禁忌,达到全方面的健康。此外,本书还附有中医疗法,辅助食疗来防治痛风。
本书详细阐述了体育健康促进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首先对健康的内涵做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使人们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健康。其次分析了现代人们面临的健康威胁,以增强人们的危机意识。最后对青少年学生、职场人员、社区老年人和农村人口的体育健康促进分别做了详细的论述,不仅要求个体要树立健康意识、提升体育价值观,同时也要求政府部门要为体育健康促进提供支持性环境,使更多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本书阐述了中日复交以来(1972-2010年)日本政界人士、经济界人士和普通国民的中国观的演进轨迹和发展特征。依循历史发展的脉络,集中对不同时期日本各界人士中居于主流的对华认识进行系统地梳理和阐述。
本书共四章,内容包括:儒学家的中国观、国学家的中国观、兰学与中国认识、幕末遣欧美使节的中国见闻。
本书共分7章,内容包括:“中国亡国观”的雏形——走上侵华之路、“中国亡国观”的形成——“入鸥侵亚”、“中国亡国观”的巩固——与列强“共舞”等。
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日本中国观的几种主要类型、从“臆测”到实证、作为“经略”的“修好”、“可侮”与“不可侮”之间:以福泽谕吉为中心等。
本书共六章,内容包括:近代以前的中日关系及其“思想遗产”、从质疑到蔑视—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时期的中国观(1840-1895)等。
本书共分6章,内容包括:战后初期日本的对话认识与行动选择、敌对态势的形成与升级、在野党与民间人士的对话认识、1960年代日本政府的对话认识与对策、民间外交时代经济界的对话认识与行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