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马裕藻与1934年北大国文系教授解聘风波;赵叔孺艺术交游网络及其与地方传统之关系初探;试论方显廷的统制经济观念;张其昀的省区改革主张及其具体方案;20世纪20年代陈裕光与金陵大学的立案与改组等。
本书以“地方的近代史:州县士庶的思想与生活”为主题。“地方的近代史”呈现了历史研究两个基本的维度:时间和空间。从地方看历史,尤其是从州县以下的基层视角,自下而上地考察近世中国历史的演变,这样的“地方”永远是千差万别的。此次论坛致力于探讨中国近代的时局变动与士绅感应、国家治理与地方应对、民间组织与地方秩序、小农经济与农村发展,以及近代以来的乡村建设、地方逻辑和农村的未来走向等问题。
本书所收论文涵盖了上述研究领域,并在梳理相关组织的背景、演变轨迹、结构及功能时,无不注意其与国家的关系,使得“国家—社会”成为这一研究领域中运用最为广泛的理论分析框架。本书围绕上述相关论题展开的深入探讨,无疑有助于推进这一领域学术研究的进展。同时,作为一部论文集,本书在选题之丰富、视角之独特及观点之新颖方面亦多有可取之处,具有相当可贵的学术价值。
本期论坛对近代中国乡村危机的表现、成因、破解之道及近代中国乡村的重建之路进行了深入研讨,重视乡村社会演变的内在脉络。
本书就近代乡村研究的理论方法、地权分配、租佃关系、乡村经济发展及乡村社会变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并将讨论话题延伸到怎样建构中国自身的学术理论,历史学方法和经济学方法在经济史研究中怎样融合,如何理解农村、土地与革命的关系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