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从社会史和概念史角度研究“中国近代”之轮廓的著作。第一编涉及清朝统治之下满汉关系的变化。从社会史角度关注“中国近代”的复杂性,并非要将中国近代打入另册,而是为了更准确地在全球视野下把捉中国如何应对来自西方的冲击。第二编从东西关系讨论西方近代知识的传入与再生产之问题。第三编选择宗教/基督教题材,讨论内在于中国近代的自他关系。第四编讨论了上述不同面相与论者持有的方法之间的关系。
《延安大学新闻班: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个大学新闻专业》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新闻教育的一部代表性作品,并用30多万字、逾百幅图片,以翔实的史料与人物访谈、专题剖析、回忆文字、口述历史、资料汇集与文献整理与引用等方式,完整地书写、史论理析了“延安大学新闻班”,据实给出了“延安大学新闻班”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个大学新闻专业的“结论”,并围绕该“班”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学术与史学读解,真实客观全面地打开了中国共产党大学新闻教育发轫的历史画卷。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立场,用“一体两翼”的研究方法立足于当代空间问题谱系的哲学反思这一主体,既回到马克思的文本这一侧翼,以返本开新的方式重新解读马克思当年有关空间生产理论与资本批判、世界观的关系,展示马克思在当代空间生产领域的话语权和在场性;又发掘马克思之后西方众多空间理论的另一侧翼,围绕时代变迁,借助于他们的视野再次反身观照马克思,探讨马克思空间理论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本书内容包括:新传播生态中的传媒法治研究;新传播生态中的网络安全研究;新传播生态中的媒介伦理与传媒教育研究;新传播生态中的政务传播研究;新传播生态中的舆论生产研究;新传播生态中的传媒法与法治典型案例探析。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将首届“何微新闻奖”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中脱颖而出的28篇优秀研究生论文和11篇青年学者论文,结集成册,以飨读者。主要内容包括:张季鸾新闻评论研究、被误读的李普曼、社会如何是可能的——论库利的想象性交往等。
本书分为史学之旅、概念之旅、记忆之场、个案之谜、当代研究五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解释“中国”的困境——从近世历史看中国;反常识的历史叙事——重审中国历史的若干命题等。
本书分理论研究与探讨、网络安全与治理探析、媒体侵权问题透视、传媒观察、典型案例剖析、媒介素养与传媒教育研究。内容包括:网络法和传媒法;论制定《互联网传播法》的必要性;媒体融合发展中的版权保护;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冲突与平衡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在“新媒体信息传播与法制建设高峰论坛”上的欢迎辞;“新媒体信息传播与法制建设高峰论坛”致辞、在“新媒体信息传播与法制建设高峰论坛”上的致辞等。
本书主要章节有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注射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热锻工艺与模具设计、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技术及模具CAD/CAM等。
本书共分3篇:设计启航篇、操作进阶篇和专业实战篇。第一篇分为2章介绍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Pro/ENGINEER的对应关系,第二篇分为3章介绍了零件设计和特征的基本概念,第三篇分为7章按照机械零件的结构特点介绍了4类基本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