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欢迎访问首都图书馆!
帮助中心
您的建议
False
本馆资源
本馆资源
高级检索
全部
题名
ISBN
作者
出版社
电子图书
首页
本馆资源
首图冬奥主题书目
数字资源平台
>
工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作者:
高阳
主编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09
ISBN:
978-7-121-06944-4
主题:
数据库系统
中图法分类号:
TP311.13
【中图法分类】
T 工业技术
>
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TP3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TP31计算机软件
【学科分类】
工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版本号:
2版
建议阅读终端:
随书光盘:
畅想随书资源
在线试读
PDF格式
编辑推荐
简介
目录
评论
暂无推荐
简介
详细介绍了数据库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实际应用技术及开发实例。全书按照理论——应用——扩展的思路进行编写。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版权页
第1版序
第2版序
第1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目录
第1章 数据库系统概论
1.1 数据库系统概述
1.1.1 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
1.1.2 数据管理的发展历程
1.1.3 数据库系统的三个发展阶段
1.2 数据库中的数据描述
1.2.1 信息的三个世界
1.2.2 概念设计中的数据描述
1.2.3 逻辑设计中的数据描述
1.2.4 物理数据描述
1.3 数据模型
1.3.1 数据模型的组成及其分类
1.3.2 概念模型
1.3.3 逻辑模型
1.4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1.4.1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1.4.2 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1.5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5.1 硬件平台及数据库
1.5.2 软件
1.5.3 数据库用户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关系数据库系统
2.1 关系数据库系统概述
2.1.1 关系数据库系统的优点
2.1.2 关系数据库的发展动向
2.2 关系模型
2.2.1 关系数据结构
2.2.2 关系操作
2.2.3 关系完整性规则
2.3 关系代数
2.3.1 传统的集合运算
2.3.2 专门的关系运算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
3.1 关系模式的冗余和异常问题
3.2 函数依赖
3.3 范式和规范化方法
3.3.1 第一范式(1NF)
3.3.2 第二范式(2NF)
3.3.3 第三范式(3NF)
3.3.4 BCNF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4.1 SQL概述
4.1.1 SQL语言的发展
4.1.2 SQL的特点
4.1.3 SQL语言基本概念
4.1.4 SQL的支持特性
4.1.5 SQL的语句类型
4.2 SQL表达式
4.2.1 常量与变量
4.2.2 函数
4.2.3 表达式
4.2.4 新增数据类型
4.3 SQL数据定义
4.3.1 创建、修改与删除基表
4.3.2 创建与删除索引
4.3.3 创建与删除视图
4.4 SQL数据查询
4.4.1 SELECT语句基本格式
4.4.2 单表查询
4.4.3 连接查询
4.4.4 嵌套查询
4.4.5 集合查询
4.5 SQL数据操纵
4.5.1 数据插入
4.5.2 数据修改
4.5.3 数据删除
4.6 SQL数据控制
4.6.1 授权
4.6.2 权限收回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关系数据库设计
5.1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5.1.1 需求分析阶段
5.1.2 概念模型设计阶段
5.1.3 逻辑模型设计阶段
5.1.4 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
5.1.5 数据库实施阶段
5.1.6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
5.2 关系数据库设计方法
5.2.1 基于E-R模型的数据库设计方法
5.2.2 用户视图法
5.3 数据库设计举例
5.3.1 将用户视图表示为一些表的集合
5.3.2 判断实体之间的关系
5.3.3 列出所有表的关键字
5.3.4 数据库图示化表示方法
5.3.5 汇总各用户视图的设计结果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数据库存储技术
6.1 数据库的物理存储介质
6.1.1 物理存储介质概述
6.1.2 磁盘存储器及其结构
6.2 文件组织
6.2.1 文件的定长记录
6.2.2 文件的变长记录
6.3 文件中记录的组织
6.4 索引技术与散列技术
6.4.1 索引技术
6.4.2 B树索引文件
6.4.3 散列技术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 数据库的安全保护
7.1 数据库的安全性
7.1.1 数据库安全性的含义
7.1.2 安全性控制的方法
7.2 数据库的完整性
7.2.1 数据库完整性的含义
7.2.2 完整性约束的类型
7.2.3 完整性约束的定义方法
7.2.4 完整性约束的验证
7.3 数据库的并发控制
7.3.1 数据库并发控制的含义
7.3.2 事务
7.3.3 并发控制的必要性
7.3.4 基于封锁的并发控制技术
7.3.5 基于时间戳的并发控制技术
7.4 数据库的恢复
7.4.1 数据库恢复的含义
7.4.2 数据库恢复的原理及其实现技术
7.4.3 数据库的故障恢复策略
7.4.4 数据库镜像技术
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 Oracle数据库
8.1 Oracle概述
8.1.1 Oracle数据库的特征
8.1.2 Oracle10g的新特征
8.2 Oracle体系结构
8.2.1 进程与内存结构
8.2.2 Oracle实例
8.2.3 Oracle逻辑结构
8.2.4 Oracle物理结构
8.2.5 Oracle数据库操作模式
8.3 Oracle数据库基础
8.3.1 Oracle的数据类型
8.3.2 Oracle常量、变量和表达式
8.3.3 Oracle内置函数
8.3.4 Oracle的哑表与伪列
8.4 PL/SQL编程
8.4.1 PL/SQL简介
8.4.2 PL/SQL控制结构
8.4.3 PL/SQL游标
8.4.4 PL/SQL异常处理
8.5 Oracle常用对象
8.5.1 存储过程
8.5.2 触发器
8.5.3 用户自定义函数
8.5.4 包
8.5.5 序号生成器
8.6 Oracle的安全
8.7 Oracle数据库管理
8.7.1 管理模式
8.7.2 企业管理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9章 SQL Server数据库
9.1 SQL Server概述
9.1.1 SQL Server发展历程
9.1.2 SQL Server 2000的特性
9.1.3 体系结构与运行环境
9.1.4 基本框架
9.2 安装SQL Server 2000
9.2.1 安装版本类型
9.2.2 SQL Server 2000对计算机的硬件配置的要求
9.3 启动和停止SQL Server 2000
9.3.1 SQL Server服务管理器
9.3.2 启动和停止组件服务
9.4 配置SQL Server 2000
9.4.1 创建服务组
9.4.2 注册服务器
9.4.3 测试服务器的配置
9.5 管理SQL Server 2000
9.5.1 企业管理器
9.5.2 查询分析器
9.5.3 事件探查器
9.5.4 导入和导出数据
9.5.5 联机丛书
9.6 SQL Server 2000常用对象及操作
9.6.1 数据库对象
9.6.2 表
9.6.3 视图
9.6.4 索引
9.7 Transact-SQL编程
9.7.1 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
9.7.2 流程控制语句
9.7.3 显示和输出语句
9.7.4 函数
9.7.5 存储过程
9.7.6 触发器
9.8 SQL Server数据库安全性管理
9.8.1 数据库系统登录管理
9.8.2 数据库用户管理
9.8.3 数据库系统角色管理
9.8.4 SQL Server权限管理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0章 面向对象数据库
10.1 面向对象数据库概述
10.1.1 面向对象数据库的产生背景
10.1.2 面向对象数据库设计思想
10.1.3 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应用和功能
10.1.4 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发展前景
10.2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10.2.1 对象
10.2.2 类
10.2.3 类层次
10.2.4 继承
10.2.5 多重继承性
10.2.6 对象标识
10.2.7 对象包含
10.3 对象查询语言OQL
10.3.1 ODL中的方法与范围
10.3.2 OQL中的类型
10.3.3 OQL中的表达式
10.4 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
10.4.1 类管理
10.4.2 对象管理
10.4.3 对象控制
10.5 对象-关系数据库
10.5.1 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定义
10.5.2 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0.5.3 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实现方法
10.6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与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比较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1章 Web数据库
11.1 Web数据库概述
11.1.1 静态网页与动态网页
11.1.2 Web数据库应用的三层体系结构
11.2 Web开发新技术
11.2.1 PHP
11.2.2 ASP
11.2.3 .NET
11.2.4 JSP
11.3 Web数据库访问技术
11.3.1 ASP+ADO模式
11.3.2 ASP.NET+ADO.NET模式
11.3.3 JSP+JDBC模式
11.4 Web数据管理
11.4.1 XML
11.4.2 Web数据存储
11.4.3 Web数据查询
11.4.4 Web信息集成
11.4.5 Web Services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2章 分布式数据库
12.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12.1.1 集中式数据库系统
12.1.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12.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特性及其优缺点
12.2.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特性
12.2.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优缺点
12.3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12.3.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
12.3.2 数据分片
12.3.3 分布透明性
12.4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
12.4.1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12.4.2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
12.4.3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分类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3章 数据库的其他新技术
13.1 概述
13.2 并行数据库
13.2.1 并行数据库系统的目标
13.2.2 并行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13.2.3 数据划分
13.2.4 并行处理技术
13.2.5 并行数据库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区别
13.3 多媒体数据库
13.3.1 多媒体数据的特点
13.3.2 媒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13.4 主动数据库
13.4.1 主动数据库系统模型
13.4.2 主动数据库系统的功能
13.4.3 主动数据库管理系统
13.5 模糊数据库
13.5.1 基于关系数据库的模糊扩展
13.5.2 其他数据模型/数据库的模糊扩展
13.6 数据仓库
13.6.1 数据仓库的基本概念
13.6.2 数据仓库的特点
13.6.3 数据仓库的基本体系结构
13.6.4 数据仓库的数据库模式
13.6.5 数据仓库的前端工具
13.6.6 数据集市
13.6.7 数据仓库的建立
13.7 工程数据库
13.7.1 工程数据库的特点
13.7.2 工程数据库的数据模型
13.7.3 工程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13.8 空间数据库
13.8.1 空间数据的特性
13.8.2 空间数据的查询与索引
13.8.3 空间数据库的应用
13.9 移动数据库
13.9.1 移动数据库的研究内容
13.9.2 移动数据库的特点
13.9.3 移动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13.9.4 移动数据库系统对数据管理的要求
13.9.5 移动计算模型
本章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封底
展开 ∨
评论(0)
评分:
1
2
3
4
5
评价:
请输入评论信息
5
0
/255
我要评论
最新上架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