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欢迎访问首都图书馆!
帮助中心
您的建议
False
本馆资源
本馆资源
高级检索
全部
题名
ISBN
作者
出版社
电子图书
首页
本馆资源
首图冬奥主题书目
数字资源平台
>
哲学
>
哲学
>
中国哲学
>
《老子》之道及其当代诠释
《老子》之道及其当代诠释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作者:
林光华
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10
ISBN:
978-7-300-21328-6
主题:
道家
中图法分类号:
B223.15
【中图法分类】
B 哲学、宗教
>
B2中国哲学
>
B22 先秦哲学(~前220年)
【学科分类】
哲学
>
哲学
>
中国哲学
建议阅读终端:
随书光盘:
畅想随书资源
在线试读
PDF格式
编辑推荐
简介
目录
评论
暂无推荐
简介
本书立足《老子》文本,厘清当代受西方哲学影响而造成的种种误读,探索契合于《老子》原本思想的当代诠释框架与话语描述,通过对古代诠释、当代诠释代表的检省,提出超越主客对立的二元论框架的诠释,并揭示道的思想对当代生活的启示。
目录
封面
版权页
出版说明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老子》疑难
第二节 《老子》之道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书的问题意识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道的古代诠释范例分析
第一节 《老子》之道的四个特点
第二节 庄子:由“道”而“大”
第三节 韩非子:由“道”而“理”
第四节 王弼:由“道”而“无”
第二章 道的当代诠释范例分析
第一节 冯友兰的原理说
第二节 牟宗三的境界说
第三节 张祥龙的境域说
第三章《老子》的非对象化之道
第一节 恒动:《老子》第一、五、八章诠释
第二节 自然:《老子》第二十五、六十四章诠释
第三节 创生:《老子》第四十二章诠释
第四章 非对象化之道与万物
第一节 道在物中:道与物的关系
第二节 引导:道与人的关系
第三节 复朴:符合道的社会
第四节 不仁:符合道的德
第五章 《老子》诠释方法论初探
第一节 刘笑敢的“两个定向”理论
第二节 诠释的本质:兼谈“非对象化”
第三节 从历史的还原到诠释的还元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词索引
后记
封底
展开 ∨
评论(0)
评分:
1
2
3
4
5
评价:
请输入评论信息
5
0
/255
我要评论
最新上架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