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欢迎访问首都图书馆! 注册 帮助中心 您的建议
化学武器:防御与销毁
化学武器,化学恐怖,反恐,核化生爆,恐怖主义,销毁,
化学武器,化学恐怖,反恐,核化生爆,恐怖主义,销毁,
建议阅读终端:
扫描用手机阅读此书支持Android/iPhone
序  言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是在20世纪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至今已近百年。当时使用的主要是窒息性、刺激性和糜烂性毒剂,如氯气、光气、双光气、氯化苦、二苯氯胂、氰化氢、芥子气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毒剂用量达12万吨,因化学毒剂伤亡的人员约130万人。国际社会和相关国际条约虽然明令禁止使用化学武器,如1899年和1907年的两次海牙会议,1925年《日内瓦议定书》,但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国际条约成了一纸空文。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时首次用空军播撒芥子气和光气,仅在1936年的1~4月间,中毒伤亡即达到1.5万人,占作战伤亡人数的三分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欧洲战场,交战双方都加强了化学战的准备,化学武器储备达到了很高水平(据估计,战争结束时,交战国毒剂储备总量达50万吨)。各大国除加速生产和储备原有毒剂及其弹药外,并加强了新毒剂的研制。其中,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则是德国首先发明了神经性毒剂沙林和梭曼。但鉴于交战双方均有大量化学武器储备,达到了一种相对均衡状态,加上各国都对防备化学武器做了积极有效的准备,因此化学武器未能在欧洲战场得以使用。其中也
简介
本书介绍了一个世纪以来化学战历史与化学武器发展概况、未来发展的可能性;重点梳理了曾作为化学武器研究、使用的化学毒剂的理化性质、毒理学性质和安全防护距离等信息;综合分析了防御化学武器的四道屏障——侦察、防护、洗消和救治等技术与装备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分析了《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履约最新进展与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化学武器威胁(包括化学恐怖威胁)仍将长期存在;系统介绍了销毁化学武器的主要技术与方法,以及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销毁处理现状。
目录
展开 ∨
评论(0)
评分:
评价:
请输入评论信息
0/255 我要评论
最新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