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当代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前沿文库”之一。本书基于大型学术英语可比语料库Beijing CARR(Beijing Collection of Academic Research Essays),以Sinclair的语料库语言学理论和Mahlberg的局部文本功能为理论框架,探索中国学者学术文本中的高频概指名词,及其复现的共选型式和特征性意义或局部功能。
本书对网络流行语这种传播现象和网络文化现象进行研究,主要分析网络流行语的体现形态、历时发展、传播模式、生成机制等内容,分析政治权力、社会环境、意识形态等对其的影响,并就政府应对提出对策建议。
本研究尝试结合关联论和默认语义论,建构了关联统领下涵盖默认语义的话语解读模式并以此探究了特称描述语理解的语用认知机制。内容包括:导论;相关研究概述;理论框架;概念编码与特称描述语理解等。
本研究属于话语理解的研究范畴,聚焦动态语境中的委婉语解读,从社会—认知语用视角提出分析框架,梳理委婉语的解读结果、解读路径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影响委婉语解读的因素有记忆知识、当前交际情境和上下文。解读的路径呈现出三种范式:不经过情境评估的单线条直接通达模式、经过情境评估的双线条通达模式以及不完整解读模式。本研究能够帮助交际者更加有效地通过委婉语建构人际意义,并对其他相关话语现象的研究具有启示。
本书从四个方面探究语言的意义,即语言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语言系统内部的关系;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与认知个体之间的关系。
本书通过总结和阐释这些经典名言,帮助孩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内容包括:人生篇:从容面对人生路;人生篇:会解人生关键题;人生篇:淡泊宁静以清心;学习篇:努力学点真本事等。
本文从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各种语境和方式,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语义前提,语用假设,旧信息与信息等诸多语用因素,考察语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的翻译过程,考察译者如何在译文的整体性和细节处理上作出选择,如何使得原文和译文之间产生语用对等。语用学与翻译这两个学科分支如何有机结合,如何从语用学的视角展开对翻译研究的探索。
本书针对汉语词义计算的关键问题“词义的知识表示和获取方法”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在认知语义学和计算理论的指导下,将计算机处理词义所需要的知识划分为三种,即百科知识、日常感知知识(常识)和语言知识,并强调后两种知识是处理日常文本(非科技文献)的必备知识。在回顾词义研究的五大流派后,介绍并讨论了最新的分布语义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将其作为获取语义知识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