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以光华教育集团为例,介绍了国际教育发展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举出全国知名国际教育学校的具体案例,分享建设专业管理团队、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学校课程体系研发等多方面的经验等。该书不仅介绍了国际教育的发展与现状,还和读者分享了对国际教育未来的发展走向。
本书采取以小见大的叙事方法,选取北平地区民众教育馆作为研究对象,系统还原其工作情况以及演化变动,进而以它为切入点考察社会教育的整体发展与走向,将之置于国家、精英、社会等连接而成的现代化语境中,全面剖析近代中国社会教育理论的模式。
本书讲述了在江苏海门,一个县的考生竟然有16名一同考入清华、北大。这个消息,让海门教育成为了热门搜索词。从2005年起,海门市教育局局长许新海就组织了一批研究人员为一个个学校做“诊断”,为校长进行管理、愿景等多方面的培训,帮助教师成立学习共同体,打造了一批“轻负担、高质量”的学校。海门教育改革为县级城市的“义务教育均衡”之路开创了先河,从一个教师、一间教室、一所学校的改变开始,改变了整个区域的教育生态。
本书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不同阶段的教育都能促进经济增长吗?政府教育支出结构对人均GNI的影响;政府高等教育支出比例的影响因素;我国教育支出结构的特点和变化(2005-2015年),各地区教育支出结构对人均GNI的影响等。
本报告为成都市教育局委托21世纪教育研究院组织专家学者站在独立立场对成都市2016年教育基本情况进行的评估。其内容包括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成都实践、成都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标的评价与反思等。
本书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探讨成都市2014年教育整体进展状况。全书依据2014年成都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基础教育数据、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数据、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数据等翔实数据,对成都市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全方面评析。
本书从中学与西学的交互文化性特征出发,建构中西文化理解分析框架,阐述中西文化理解发展过程及其本质特征;确立“中国主体观”模式,阐明“中国主体”意识的发展变化与阶段递嬗,揭示中国教育的逻辑模式、逻辑过程与逻辑关系等形态特征及其时代意义,由此审视中国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趋势;基于大历史和大教育研究视角,确立清末出洋游学游历的实证个案,探讨其思想生成与政策演进,即运用典型案例进行具体史证。
本书在综合前人和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发掘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梳理和勾画了20世纪中国教育期刊所经历的发萌、初兴、兴盛、波谷、复兴等阶段的发展脉络及其特点,尤以20世纪上海的教育期刊为个案,作了全方位、多视角、多侧面的深入考察和研究。
本书上限始于南宋初期,下限为2013年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蔚县全县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本书从教育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和方法入手,探讨了教育指标的理论框架及发展脉络,阐明了政策基础及国际经验,对教育指标体系构建、实例研究以及应用进行了重点论述等内容。
本书从朝阳区党建引领名校集团化办学现实情况入手,分析了朝阳区基层党建、名校集团化办学和教育领域现实情况的深刻变化。在此基础上,本书考察了朝阳区党建引领集团化办学所面临的挑战、实际探索及其成果,同时借鉴了全国部分地区名校集团化办学的优秀经验,总结出了朝阳区党建引领集团化办学的具体路径、评估和保障措施。
本书中记录了作者从教多年来的经历,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与案例的讲述,展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智慧、性格各异的学生的闪光点以及师生之间的浓厚感情。
本书通过对几百所学校评估情况进行分析,用数据呈现全省及10个设区市“管理职责”的得分情况,深入剖析“具体管理要求”的“十个强项”和“十个弱项”,反映各地学校管理实际情况。
本书分为本科教育质量、高职教育质量两部分。本科部分从师资队伍、教学改革、专业发展、质量保障、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解读,提出对策与建议;高职部分对学生发展、教育教学、国际合作等6个维度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指出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对策,为建设福建特色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