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产业竞争基础、出版企业价值网络、出版企业核心价值活动、出版产品和服务等层面对出版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将企业动态能力理论引入出版领域的价值和意义,并提出出版企业动态能力的概念模型及内容构成。全书共分为八章。
本书为2013年浙江省社科联省级社会科学学术著作重点出版项目。本书运用产业经济学的产业政策理论和公共政策学的政策过程理论,对出版产业政策的定义、功能、过程、内容与分类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形成本文分析的理论框架。然后以此理论框架为基础,将1978-2011年我国的出版产业政策划分为三个政策阶段,并建立合理的出版产业政策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权平均法,对这三个阶段进行了科学的绩效评价。
日本岩波书店现任总编辑马场公彦先生从事出版工作的近四十年,拥有广泛的海内外作者、出版者的人际网络,跨越僵化的学术主义框框,纵横驰骋于学文、艺术、社会之间,创造出崭新的文化风景,在日本人的人文知识体系中形成了重大作用。同时,作者精通中国文化及出版。本书是他的编辑中的感受及体会,详尽、生动地记述了他编辑生涯所经历的种种人与事,读者可以从该书中一窥日本学术文化和人文出版的黄金时代的风景及当下日本出版业的变化。
本书分行行重行行、以出版为业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与出版结缘;成熟:玫瑰色的时代;大舞台:把上海人民出版社做成文化高原;理想不改:建设中国第一家出版集团等。
本画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回顾陕西人民出版社建社70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特别是呈现近10年来全社职工在社党委会领导下,贯彻党的出版方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而取得的优异成绩,总结经验,坚定信念,激发斗志,继续为繁荣新时代社会主义出版事业贡献力量。本画册主要有:名家寄语、岁月回眸、奋进足迹、辉煌业绩、团队建设、部门风采、企业文化等。
本书主要记录了陕西人民出版社自1951年成立至2021年70年间发生的大事件,举行的大活动,取得的大成就。反映陕西人民出版社始终不忘建社初心,牢记积累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光荣使命;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出版方针;坚持把传播正能量作为根本担当;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前提下的两个效益协调发展的出版理念;坚持多出优秀出版物和多出优秀出版人才协同共进;携手走过的70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本书为南京大学双一流学科编辑出版专业硕士论文精选集,这些论文均为出版专业硕士的学术心得,涉及图书出版、期刊出版、数字出版、新媒体出版、美术设计、印刷印制等多个方向,或聚焦出版产业现实问题,或分析出版学经典案例,对出版教育、出版营销、大众出版及少儿出版等方面也有涉猎,尝试对出版学及出版产业进行跨学科多层级的体系性阐释,兼具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本书对出版专业硕士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出版产业未来发展具有助推意义,是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
本书从商业模式创新的视角,探索商业模式创新与出版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提出理论假设,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大样本数据,使用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了相关结论。
全书分为“出版工作”“选题策划”“书稿审读”“市场营销”“图书书介”五大板块,共九十几篇文章。内容包括:浅议全民阅读时代如何实施精品出版战略;论新时期编辑政治素养的提升等。
本书分七章,内容包括:出版产业研究与理论文献综述;出版场域结构梳理与行动者模式划分;高门槛维持者:传统大型出版机构的资本运作逻辑;低门槛创造者:独立出版者的资本运作逻辑等。
本书共分为九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批判图像学视阈下的科学期刊封面图像、科学期刊封面图像中的“视觉文化”、科学期刊封面图像中的“鲁宾之杯”、国际科学期刊封面图像范式等。
本书就出版评论主体对出版评论的主题内容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在批判、反思的同时,对出版业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大量建设性意见,出版评论对于出版业的作用和影响日益增大。出版评论见证了出版业从复苏强盛的历史路径,执着于科学性、批判性、客观性、专业性的批评实践,督促岀版业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本书通过调查多种不同类型的杂志型图书,统计用户使用数据,梳理杂志型图书与新媒体融合历程,运用传播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杂志型图书与新媒体的融合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杂志型图书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杂志型图书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可行性策略,希望为出版业提供一些思路。
本书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科目《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的历年真题与模拟试题详解。本书具体包括以下两部分:(1)历年真题及详解、(2)模拟试题及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