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论述经济发展历程及其深层机制的同时,还穿插介绍了野口悠纪雄本人及其好友、同事的大量真实经历,为读者还原出一幅幅生动、立体的战后日本社会经济图景。
本书全面深入地述评了美国学派的经济思想,并就美国经济崛起时期的工业化道路进行了演化经济学的解读。本书除导论外,共分十一章:第一、二章分别对19世纪美国内需主导型工业化道路和美国学派的产生背景、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了讨论,第三章至第五章是对美国学派基本经济理论的研究,第六章至第十章则是关于美国内需主导型工业化道路对中国的借鉴价值的研究,最后一章结合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挑战,对美国学派和美国工业化道路从借鉴的角度做出了总体评价。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以驻华日本领事馆为桥头堡,外务省、农商务省为核心的政府机构的对华经济调查活动,以及日本政府的对华经济情报收集、传递和交换网络。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作为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以及亚洲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交往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本书编写目的,针对日本经济政策理论和政策改革、中日贸易相关等问题,集合国内外日本经济研究和中日贸易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和优秀的中青年学者以及研究员的优秀成果。本册为第二辑,在第一辑优秀出版成果的基础上,更关注在近年较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热点。
本书分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附录。内容包括:2017-2018年印度尼西亚:捍卫民族主义与国家治理困境;2017-2018年印度尼西亚经济形势;2017-2018年印度尼西亚政治形势等。
本书以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为切入点和主线,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亚洲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的冲击。在总结现有亚洲模式特征的基础上,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溢出渠道、亚洲模式的脆弱性根源、亚洲式的可持续性等方面,多角度挖掘国际金融危机对亚洲发展模式的影响。还特别地分析了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亚洲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的重大挑战,以及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变动对周边新兴经济体的溢出效应。
本书主要从经济和产业的角度,对平成时代的日本进行阐释和分析。内容包括:“安倍经济学”与日本经济结构转型、日本经济改革现状与课题、产业空洞化与日本经济困局等。
本文论述了亚洲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状况、主要进展和发展情况。结合对亚洲经济一体化水平的实证分析,讨论了在G20杭州共识和“一代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对于推动亚洲经济一体化发展、探索亚洲一体化实现路径发挥的积极作用。
本书以国际因素和国内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发展影响为基础,从资源禀赋、条件约束,制度安排、政策运作,路径选择,生产要素配置,经济周期变动,阶级阶层状态、对外经贸关系等不同层面入手,对近现代不同时期和阶段的经济现代化进程及其特点进行了宏观考察和微观分析。
在战后七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历程中,日本政府和企业一直在探寻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企业创新之路。战后七十多年的制度演进中,经济转型和治理变革始终是一个不变的政策课题。日本政府通过不断放松经济规制,推进国有企业民营化和公共事业的治理变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中既有可供参考的经验,同时也不乏失败的教训。
本稿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围绕日本的经济方方面面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主要关注于日本经济政策和中日金融贸易交流的学理和实证分析。第二部分主要关注于中日以及东亚的跨区域经济贸易领域中政治、政策和经济框架研究。第三部分主要关于日本经济政策的经济学理论的分析和探讨。第四部分主要是围绕日本经济和中日贸易有关的制度和法律进行论述和分析。
本书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角度比较中国和印度社会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发展道路、农业和农村发展、城市化及其后果、劳动与社会组织、社区与社会治理、医疗与教育、文化与精神、性别与儿童发展等方面相似及相异的经历,并追问这些异同背后的原因。这种比较有助于我们反观中国社会的发展,并帮助我们在一种“替代性参照框架”的基础上反思既有的发展模式和学术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