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涵盖从2013秋“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到2014年底框架逐步充实并由此开始奠基施工的全过程,内容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中央各部位的政策措施,地方政府的行动,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的反应,企业的参与,媒体、学界及社会公众的争论,等等。
本书是一部极具挑战性的重要著作,它对1500年以来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做了一个气势恢宏的论述。作者安德烈·贡德·弗兰克把中国置于亚洲的中心,把亚洲置于全球经济的中心。他认为,中国需求白银,欧洲需求中国商品,这二者的结合导致了全世界的商业扩张。与学术界多数人的通常看法不同,在他的分析中,中国在工业革命前的经济史中占据着极其突出和积极的地位。为了阐述他的观点,作者广泛利用了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亚洲和欧洲经济史的专家的新成果。
本书内容包括当代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演变,当代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特点,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新发展,当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新调整等。
本书结合国内外有关经济表现和社会进步测度的最新研究成果,把经济表现和社会进步测度研究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组成部分,构建了经济表现和社会进步测度问题研究框架及理论基础,用辩正唯物主义发展观分析了GDP指标,客观公正地看待GDP指标的作用和局限性,对国外经济表现和社会进步测度若干重点问题进行了研究。
本书通过分析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和欧洲爆发欧债危机的经济背景、原因、后果的逻辑关系、相关市场变量与法律制度,从经济与金融的内生变量解释经济与金融的不稳定性、风险到危机的传导机制,探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相关的经济变量与制度变量,分析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的均衡条件、影响因素和传导机制,旨在从短期对策与长期制度建设上,建立防范风险的制度规范与机制。
本书以美国外部失衡模式为起点,以失衡的原因与特点-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分配格局-失衡趋势为主线,将美国作为贸易逆差和国际资本净流入的中心极,将以东亚国家和地区为代表的顺差方作为失衡的另一极,从利益分配视角对全球经济失衡现象展开了系统分析。
本书对有关全球经济失衡的文献做了批判性综述,以一种折中方法将看似对立的观点整合为贯通一致的逻辑,并对全球失衡条件下的流动性周期加以研究,揭示了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根源,指中其中潜在的金融风险。
本书将东非共同体如何通过区域一体化塑造地区安全共同体作为研究对象,尝试理解东非共同体的性质、东非共同体塑造地区秩序的过程及东共体框架地区秩序未来发展道路。
本书以新结构经济学为分析框架,重点探讨可持续和包容性的结构转型,以及在一个多极世界中超越传统的发展援助的需要。结构转型是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引擎。传统的北南发展援助未致力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结构转型的瓶颈问题,因而未能实现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消除贫困的目标。
本书内容包括:发展、转型与分流,探寻繁荣的根本且可变原因,现代化的抱负与社会思潮,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绩效,自生能力与转型战略,关于正确的发展和转型战略等。
本书分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新格局、发展新格局、产业新格局、金融新格局五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中国之变,世界之变;举国体制与传染病大流行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特拉华河流域经济发展案例研究、莱茵河流域经济发展案例研究、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发展案例研究、美国克里斯娜河流域经济发展案例研究等。
本书从杭州共识——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与意义说起,对G20杭州共识与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习近平全球经济治理思想的内涵与实践举措、G20杭州共识对全球发展治理的影响、G20杭州峰会以来国际发展合作的新进展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以国际政治经济学及全球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对G20杭州新发展共识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和主要问题之间互动的现状、方式、特征、策略等进行深入的考察和解读。
本书采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世界经济大变局下,世界经济理论与方法的新变化、国际金融、贸易规则的调整、“一带一路”倡议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的演变,并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探讨中国公司治理改革、创新创业理论与效果,为调整中国就业市场结构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本书共分五章,第一章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进展与发展前景”,第二章为“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区域合作战略选择”,第三章为“东亚区域合作的主要进展与推进对策”,第四章为“‘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东北亚区域合作”,第五章为“全球能源格局演变趋势与东北亚能源合作”。
本书依托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得天独厚的语言优势和国别研究与经济研究的学术优势,充分挖掘对象国的最新发展状况,数据丰富,分析独到。内容包括:2019年中国经济观察报告;2019年美国经济观察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