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欢迎访问首都图书馆! 注册 帮助中心 您的建议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检索
| 纸书荐购 | 收藏
政治社会的世系:后殖民民主研究 studies in postcolonial democracy 大型学术思想文库“精神译丛”,致力于以精良的翻译和精美的制作,引进当代世界*重要思想家的作品,尤其选择学界和读者期盼已久的经典,首次译成汉语,分批出版,为人文学科提供前沿性的学术视野,为广大读者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

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2
ISBN:978-7-5604-4007-1

本书对“政治社会”概念的起源与发展以及自由主义民主政治的规范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批判性的考察,然后致力于通过后殖民社会及其在政治上的演变,特别是印度的共同体的例子,挑战自由主义理论的确定性。其理论目标是反对一切偏见和预成的判断,通过这样的批判工作,证明政治差异并不总是西方以外世界在哲学和文化上落后的证据。查特吉强调他的取向是现实主义的而不是乌托邦的,只是试图理解后殖民民主的新实践。

作者:

陶庆主编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2
ISBN:978-7-5201-2752-3

本书讲述建立新政治人类学就是要创造新范式和认识论倾向,以适应去领土化(deterritorialised)、去集中化(decentralised)和去规管化(deregulated)的世界。为什么我们需要政治人类学而不是政治学理论,或者仅仅是人类学?正在于它能够超越各种有框架,这些框架将政治本身蜕变为制度,或在不知不觉中间离政治—一个抽象介质的领域,在远离情感、身体和真暴力的空虚中制定抽象的原则一一和解决冲突的努力。

作者:

青觉主编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0
ISBN:978-7-5201-4958-7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民族工作、改革开放四十年民族事务的实践与讨论、民族研究的新时代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

作者:

陶庆主编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9
ISBN:978-7-5201-4996-9

《政治人类学评论》提出“五化四要素”(政治科学化、人类学政治化、民族志写文化、管理学人性化、政策学真理化;权力要素、田野要素、民族志要素、扎根理论要素)的新政治人类学研究范式(Neo-Political Anthropology [NPA]),和主创“五性统一”(内在问题导向性、参与观察性、互为他者性、利益公共性、政策科学性0的政策人类学研究范式(Anthropolog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on Policy-making [APAP])。本册为总第9辑。

作者:

出版社: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3
ISBN:978-7-207-11823-3

本书内容包括:生态政治与生态政治学、生态政治的未来发展方向——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生态政府系统、生态政治组织、生态政治参与、生态政治文化、国际生态政治、生态政治发展。

作者:

陶庆主编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2
ISBN:978-7-5201-4125-3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水案”中国的治理性失衡——以漳河上游流域的村落水纠纷为例、拆迁政治的经纪选择全景——以豫中前河村为例、新型组织权威与村庄秩序重构——以晋西南H村私营企业主协会为例等。

作者:

陶庆主编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0
ISBN:978-7-5201-3727-0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村寨社会国家化进程的人类学视角——以中、老、缅交界地区哈尼/阿卡人为例、乡村权力多元与乡土秩序重构——以赣西村宗族权力与政府权力冲突互动为例等。

作者:

陶庆等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6
ISBN:978-7-5201-3098-1

本书讲述了,新政治人类学旨在发掘具有范式“象征”“符号”的“学科基质”与“有序元素”,逐步形成跨学科新型研究范式。并形成了田野研究、民族志文本和“扎根理论”三位一体的扎根理论方法论。在政治实践与公共管理中演化出“政策人类学”新意境。

作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3
ISBN:978-7-301-29070-5

本书是一部在人类文明转型视野下比较分析国内外环境政治理念与实践的环境政治学专著。全书分为3大部分和22章,分别讨论了围绕着发展主义批判及其解构的生态政治理论议题比如绿色发展、环境人权与生态创业,欧美绿党政治与中国环境社会运动的新进展,和中外可持续发展与转型实践。作者希望,这种明显呈现为一种”从西方到东方”的环境政治理论与实践的阐释,能够为处在重要转折阶段的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与环境政治学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1
ISBN:978-7-5117-3442-6

本书从理论和宏观角度界说了治理、社会治理以及生态治理,概述了中西方学界对于生态治理的理论贡献,梳理并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治理的理论与实践,认为生态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明智之举、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性选择。

作者:

青觉主编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1
ISBN:978-7-5201-1100-3

本书分为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民族权力与民族主义、民族自治与治理、“一带一路”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四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回顾与展望:中国民族政治学研究述评;分析折中主义:构建中国民族政治学理论的新视角等。

作者:

贺琳凯主编

出版社:

云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0
ISBN:978-7-5482-3129-5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国家构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研究、当代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研究、论我国民族互嵌格局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建构等。

作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7
ISBN:978-7-305-18968-5

本书主要学术意图是把网络政治文化问题从政治文化、网络文化中离析出来,立足中国独特现实社会和网络政治环境,通过阐明创新网络政治研究范式的必要性,建构网络政治文化理论范式,确立引领网络政治文化的核心理念,论证理性网络政治参与应当成为建构理性网络政治文化的基本诉求,提出构建理性网络政治文化的实践进路,从而以政治哲学方式创新了网络政治文化研究的理论范式。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6
ISBN:978-7-5657-1954-7

本书分五章,研究述评、微传播概论、微传播与国家政治、微传播与社会政治、作为微传播特殊形态的政务微博研究。内容包括: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梳理;微传播研究综述;微传播研究评析;微传播的内涵辨析等。

作者:

陶庆主编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5
ISBN:978-7-5520-2127-1

新政治人类学旨在发掘具有范式“象征”“符号”的“学科基质”(disciplinary matrix)与“有序元素”,逐步形成跨学科新型研究范式。新政治人类学正在经历着“自觉认同”“共同持有”某种“学科基质”的探索性过程,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五四”学术框架上,即“学科基质”的“五化”过程(政治学科学化、人类学政治学、民族志写文化、管理学人性化、政策学真理化,与“有序元素”的“四要素”组合(权力要素、田野要素、民族志要素、扎根理论要素)的辩证统一上。

作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8
ISBN:978-7-201-10773-8

本书全面详实地介绍了政治心理学发展的历史,重点对政治心理学发展史上的著名学者的政治心理理论进行了梳理及分析。如该理论逐渐形成阶段的勒庞、弗洛伊德,形成阶段的拉斯韦尔、赖希、阿多尔诺、弗洛姆、莱恩,发展阶段的希尔斯、卡兰德曼斯、科尔曼等。

作者:

青觉主编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1
ISBN:978-7-5097-8122-7

本书分为学科研究概览、民族权力与民族权利、民族与国家、民族政治参与、民族主义等部分,主要包括:学科化、对象化范式下的中国民族政治研究管窥——国内民族政治研究述评、多维视角研究与关注案例剖析——西方民族政治研究述评、差异与共振:人权观念与民族权利关系解读等。

作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6
ISBN:978-7-5117-2136-5

本书共分为二十三讲,主要内容包括:对民族国家的再认识、民族国家与国族建设、民族国家时代的民族与国家等。

作者:

青觉主编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1
ISBN:978-7-5097-5117-6

本书致力于对民族政治相关研究对象、核心问题与研究方法做出持续、全面而有深度的考察和学理辩论。希望展现学界专业化的民族政治学术训练成果,避免情绪化和脸谱化的表达;希望展现并阐释不同层面的民族政治诉求,为不同的民族政治话语之间的沟通对话搭建平台;倡导培育多种学术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学术创新与学术对话;希望借此走出民族问题“污名化”或“麻烦化”的认识误区,加强民族政治研究的学术自主与自信。

作者:

青觉主编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1
ISBN:978-7-5097-4914-2

本书致力于对民族政治相关研究对象、核心问题与研究方法做出持续、全面而有深度的考察和学理辩论。主要内容包括:民族认同及其运用、民族与多民族国家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