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5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超过每年战争死亡人数。地球上每5种哺乳动物中就有1种遭受灭绝的威胁。气候变暖,森林衰退,每天我们都会听到生态危机的最新消息。实现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我们要做些什么?许多人已经做了很多“小事”,比如回收或购买有机农产品。
本书明确了城镇的定义和范围,介绍了国内外的城镇生态环保建设概念;分章阐述了城镇生态建设的理论基础、城镇生态功能区划、可持续生态城镇的指标体系和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系统探究了城镇环境保护规划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城镇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城镇能源系统规划与建设。
本书内容包括:开展群众性的节能活动、提高能效和节约能源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努力把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等。
本书以辽宁省为研究区域,对其城市热环境进行了研究。具体包括:城市热环境研究进展、不同天气条件下城市热岛特征、不同时间尺度下城市热岛特征、近郊和远郊城市热岛特征等内容。
本书主要针对传统的化石能源以及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分别对其开采(开发)和利用方式、技术方法、工艺过程及主要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结合工艺路线对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全面介绍了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能、海洋能、地热能、氢能、核能的开发利用及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相应的对策,最后从绿色发展和能源安全的角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助力实现能源工业绿色发展。
本书首次从城市普通居民的视角开展对城市宜居性的评价,系统、科学地构建了包含经济活力与竞争力、环保与可持续性、地区安全与稳定、社会文化、城市治理五个维度的中国城市宜居指数研究框架和指标体系。同时,通过对中国100座城市的居民开展的超过3万份抽样调查,把来自市民的评价纳入指标体系。在结合客观公开数据与主观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的宜居性进行了一次全面、真实、深入的考察和描绘,分析了中国100座城市的总体宜居性及排名,以及不同维度呈现的城市宜居性及排名。
本书分为上下篇,共10章。上篇包括环境、环境问题及环境科学;能源与环境保护;大气、水体、固体及其他环境污染与防治;人口、资源与生态。下篇包括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和实施途径;环境管理、环境保护法、环境规划、环境监测及环境质量评价:清洁生产及其分析工具;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理论;大气环境中颗粒物(PM2.3)、水体pH值、电导率、溶解氧和重金属铬的测定;环境噪声监测;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
本书从“环境容量”的视角来认识人类发展,探讨运用产权手段解决环境问题,提出将环境容量视为一种有限资源,通过阐释环境容量概念的本质特征和环境容量产权制度的一般理论,在总结国内外环境治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环境容量产权制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和改革路径,这对于尽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推进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书拟定了整体全面的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研究框架,将客观公开数据与主观调研数据相结合,对中国城市(含港澳台)的宜居性进行了一次全面准确的描绘,进行了中国100个城市宜居性的总体及分主题的排名,检索了各城市在宜居性上不足的指标,并通过“假设”模拟的静态分析方法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本书为社会人类学专业著作,主要阐述生态智慧的理论生成,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进行了分析;搭建生态智慧的理论框架,分析了生态智慧的内涵、维度、层次、尺度等;明确研究区域与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质证,按照流域特点、城镇职能、地形地貌等要素对研究区域内的传统聚落进行了分类、分区、分级研究;分析了传统聚落在雨洪利用与管理方面的生态智慧。
本书是对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成果的系统回顾,力求充分展现学科研究议题,理论,方法。全书收录论文16篇,主要分四个单元: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环境抗争与环境运动;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
本书旨在诠释风险的社会放大的新的含义——感知上的增强和行为上的滞后,以社会表征理论为基础探索这种风险“放大”的心理机制,重点是探索情感成分在风险的感知和应对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本书揭示了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导致的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环境健康效应的影响和对区域人口心脑血管疾病发病规律的影响,进而明确宁南山区土地利用变化所产生的区域环境健康效应,明确宁南山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区域大气和土壤环境健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