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九章,主要内容包括:人际关系的新变化与陌生人伦理问题;传统欺生文化与陌生人的道德需要问题;人情味与公德心的冲突问题;道德实践的逆向激励与做好事的风险问题;道德英雄主义传统与“冷漠的旁观者”问题;陌生人社会的道德风险问题;责任缺失与责任伦理建设问题等。
本书立足于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制高点的唯物史观所主张的研究人类史和自然史辩证关系的“历史科学”的论域,按照唯物史观的实践视野、过程视野、结构视野、文明多样性视野和阶级分析视野等科学方法,提出作为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的生态文明,是一种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
本书分为农业文明的脚步;工业文明的代价;迷失的人类与人类的迷失;呼唤生态文明;生态伦理——文明的规则;生态经济——文明的构架范式;生态秩序——文明的人格;迈向生态文明时代八个部分。
本书主要围绕生态、生态思想、生态治理三个主题展开。首先,对生态的研究、实践发展、相关概念术语进行学理分析。其次,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对古今中外生态思想展开专题研讨,主要包括中国古代的生态思想、西方古代生态思想、5-17世纪的生态思想、西方近代和现代生态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以及中国历代领导集体生态思想等。最后,集中在不同国家生态治理的实践层面和全球生态治理的研讨方面。
本书内容分为四篇,包括:拓展理论运用,践行生态文明——大学生生态文明主题社会实践团队报告;黑龙江省“爱鸟周”活动开展情况;走志愿情怀之路,抒暖心奉献之情——协会成果篇;借少年之行,扬青春之梦——个人成果篇。
本书为一部学术专著,从法律的角度审视旁观者,讨论了遇到紧急情况时旁观者的道德和伦理责任。书稿以大屠杀为起点,结合了个人回忆录、历史研究、法律观点和道德伦理挑战,作者以自身家人在大屠杀中的遭遇说起,讨论了在大屠杀中旁观犹太人被带走的那些旁观者本可以做些什么却没做,如果做了些什么会有什么改变等问题。
本书从生态和谐社会伦理范式阐述之引论、生态和谐的基本内涵、生态和谐社会的思想演变、生态和谐社会的理论前提、生态和谐社会的伦理思辨、生态和谐社会的构建框架、生态和谐社会的现实维度、生态和谐社会的重要路标、生态和谐社会的建设困境、生态和谐社会的目标取向、生态和谐社会的构成对象、生态和谐社会的评价原则、一个发育的生态和谐社会的生态伦理:问题与前景、生态和谐社会的未来展望、生态和谐社会的生态文明与文化发展这几个方面力图把握阐释生态和谐社会的伦理观。
本书共分四章,首先从地球进入人类主导的时代——“人类世”的挑战和机遇入手,分析了人类在自然变迁中的作用以及几种相关的思潮;接下来从生态学现有的原理中挖掘整理出生态文明可能应用到的原理;之后再以城乡耦合系统这一社会-经济-生态管理的单元为支点展开生态文明原理的构建;最后分析了中华文明中的生态元素,并比较了东西方文化中的生态因素的异同,为构建全人类普适的生态文明建立基础。
本书从导向、示范、约束和惩戒等社会风习变迁影响要素的研究视角,系统论述了晚清时期、民国初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初期、90年代至今的社会风习的表征、成因及演变趋势。
本书是中央党校研究生院2013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推荐参加2013年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书中阐述国内外关于现代化的精神重建问题的研究,缺乏一个清晰严谨的内在精神结构作为逻辑起点,提出内在精神结构及其基本逻辑与主要原理的分析框架,并系统阐释精神结构诸要素的内在联系;进而阐发了现代思想家们对精神重建问题的探索与内在精神结构的深层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