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以女性的成长过程为脉络,通过一个个亲自接触的真实案例,梳理出现代女性在人生各个阶段可能面临的困境、可能遭遇的伤害,并为女性识别、避免踏入这些“人生陷阱”提供了多方位的指导。本书包含大量心理学与社会学知识,不管是女孩的养育者,教育类从业者,还是业已成年的女性,都能从中得到一定的启迪。
本书旨在从伦理思想史和经济学史的视域,以明末清初的实学思潮为背景,结合与同时代英国亚当·斯密的经济伦理思想的比较,探讨颜李学派伦理思想中的人性论、义利观、“习行”修养方式等。
本书分为九章,主要内容包括:人际关系的新变化与陌生人伦理问题;传统欺生文化与陌生人的道德需要问题;人情味与公德心的冲突问题;道德实践的逆向激励与做好事的风险问题;道德英雄主义传统与“冷漠的旁观者”问题;陌生人社会的道德风险问题;责任缺失与责任伦理建设问题等。
本书详细阐述了伦理学的对象、方法、任务,特别是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体系结构和特征,对道德需要、道德评价、道德境界、道德人格等伦理学的基本问题都有开创性。
本书以信息法律与信息伦理的关系为切入背景,在论述信息权利之道德意蕴的基础上,从信息开发、信息管理、信息传播、信息消费四大方面展开对信息伦理的分类探讨,并就电子商务、虚拟技术、全球化、大数据等特殊问题进行具体的伦理分析,从而呈现出信息伦理学大致的整体模样,并彰显其与某些相关的、类似的应用伦理学分支的区别。
本书较为全面系统地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形成过程和主要理论内容,并对其理论贡献作出了科学的评价,初步建构了一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研究框架,对中国特色社义道德文明的规律性作出了自己的探索。
本书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有关伦理道德的论述进行综合类编,按照编者对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思想的认识脉络来安排体系,侧重于抓主要问题。全书分为道德的本质、道德和其他意识形式、道德的历史发展等十一章,每章分为若干小节。目前国内尚没有全面编辑汇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伦理道德论述的专书公开出版,本书的编辑出版有填补空白的作用。
本书首先对道德推理的内涵做出了清晰概括,之后依次对道德推理的价值依据、逻辑形式、复杂过程以及与其相关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分析了道德推理在伦理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倡导在社会生活和道德实践中的理性精神,高扬道德合理性的价值追求。
本书从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哲学著述中吸取伦理思想智慧,对英国、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环境问题等进行伦理审视和分析,深刻地揭示垄断资本主义的不合道德性和西方人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道德生活状况,并就如何消解垄断资本主义的不合道德性以及如何改善当代西方人的道德生活状况建言立论,从而使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当代英美哲学园地里占据了重要地位,并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活、特别是道德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本书系统阐述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这三个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背景,尤其是伦理思想领域的矛盾与冲突,系统梳理研究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的指导思想及其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
本书立足于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制高点的唯物史观所主张的研究人类史和自然史辩证关系的“历史科学”的论域,按照唯物史观的实践视野、过程视野、结构视野、文明多样性视野和阶级分析视野等科学方法,提出作为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的生态文明,是一种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
本书基于现代官僚制理论的产生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这一线索,对公共行政的发展史进行了系统反思,分析了近代以来的理性分化及其在社会建构中的表现。